血压的测量方法

(三)血压的测量方法

血压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直接测量法是将溶有抗凝剂的长导管经皮插入动脉内,导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显示实时的血压数值,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此方法数值精准、可靠,但它属于一种创伤性检查,临床上仅限于急危重症病人、特大手术及严重休克病人的血压监测。间接测量法是应用血压计间接测量血压,它是根据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形成涡流时发出响声而设计的,其原理是用加压气球向缠缚于测量部位的袖带加压,使动脉完全闭塞,然后缓缓放气,当袖带内的压力与心脏收缩压相等时,血液将通过袖带,此时便能听到血液流过的声响,称之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袖带内的压力低于心脏收缩压,但高于心舒张压。这一段时间内,心脏每收缩一次,均可听到一次声音;当袖带压力降至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恢复通畅,伴随心跳所发出的声音便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血压计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见图5-20)。间接测量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图5-20 测血压的原理

1.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

(1)血压计的种类:血压计主要有水银血压计(立式和台式两种,立式血压计可随意调节高度)、无液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3种。

(2)血压计的构造:血压计由以下3部分组成。

1)加压气球和压力阀门:加压气球可向袖带气囊充气;压力阀门可调节压力大小。

2)袖带:由内层长方形扁平的橡胶带(长22~26cm,宽12cm)和外层布套(长50cm)组成。下肢袖带布套长35cm,宽14cm;小儿袖带宽度要求为:新生儿袖带长5~10cm,宽2.5~4cm;婴儿袖带长12~13.5cm,宽6~8cm;儿童袖带长17~22.5cm,宽9~10cm。袖带的长度和宽度应符合标准,气囊至少应包裹80%的上臂。大多数成年人的臂围为25~35cm,可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目前国内商品水银血压计的袖带规格为长22cm,宽12cm)。袖带太窄,须加大力量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测得的数值偏高;袖带太宽,大段血管受阻,测得的数值偏低。袖带的橡胶带上有两根橡胶管,一根与加压气球相连,另一根与压力表相通。

3)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又称汞柱式血压计。由玻璃管、标尺、水银槽3部分组成。在血压计盒内面固定一根玻璃管,管面上有双刻度(标尺)0~300mmHg(0~40kPa),每1小格分别为2mmHg或0.5kPa,玻璃管上端盖以金属帽与大气相通,玻璃管下端和水银槽(贮有水银60g)相连。水银血压计的优点是测得的数值准确可靠,但体积较大且玻璃管部分易破裂(见图5-21)。

无液血压计:又称弹簧式血压计或压力表式血压计。外形似表,呈圆盘状,正面盘上标有刻度,盘中央有一指针提示血压数值。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但可信度差(见图5-22)。

电子血压计:袖带内有一换能器,由自动采样电脑控制数字运算及自动放气程序,数秒内可测得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值。其优点是操作方便,清晰直观,不用听诊器,省略放气系统,排除听觉不灵敏、噪声干扰等造成的误差,但准确性较差(见图5-23)。

图5-21 水银血压计

图5-22 无液血压计

图5-23 电子血压计

2.测量血压的方法

【目的】

(1)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治疗等情况。

2)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

3)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熟悉测量血压的方法,向病人解释监测血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病人准备:体位舒适,情绪稳定,愿意合作;测量前30min内无吸烟、运动、情绪激动等活动。

(4)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安全。

【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体温单)、笔。

【操作流程】

测量血压操作流程见表5-8。

表5-8 测量血压操作流程

续表

图5-24 听诊器放置部位(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血压计和测量血压,帮助病人创造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条件,以便病人能够及时掌握自己血压的动态变化。

(3)教会病人正确判断降压效果,及时调整药物。

(4)指导病人采用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注意事项】

(1)测量血压前,应检查血压计及听诊器是否符合要求;袖带的宽窄是否合适;水银是否充足;玻璃管有无裂缝,玻璃管上端是否与大气相通,橡胶管和加压气球有无老化、漏气;听诊器是否完好。

(2)测血压前应确定病人有无运动、情绪激动、吸烟、进食等影响血压的因素存在,如有,则让病人安静休息20~30min后再测量。

(3)当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新测量。重测时,待水银柱降至零点,休息片刻后再测,必要时做双侧对照。

(4)保护血压计:充气不可过猛、过快,如水银柱里出现气泡,应调节或检修,不可带气泡测量,放气不可过快,以免一时看不清或听不清搏动音的变化而使得测量的血压值出现偏差(见表5-9)。

表5-9 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续表

(5)正确选择测量肢体:有偏瘫者应选择健侧肢体,一侧肢体正在输液或实施过手术者,应选择对侧肢体测量,避免因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血压测量值。

(6)密切观察血压: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思考题

1.张某,男,42岁。持续高热1周,体温持续在39~40℃,以发热待查于上午10时收入院。入院时查体:T 40℃,P 105次/分,R 26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食欲不振。上午10时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9℃,下午3时体温升至39.8℃。

请问:

(1)该病人发热属于哪种热型?

(2)请根据该病人的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2.李某,女,4岁。因发热、腹泻伴面色潮红、口唇干裂、呼吸急促、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到医院门诊就诊,接诊护士首先为其测量生命体征,然后指导挂号并就诊。

请问:护士应如何为该患儿测量生命体征?

3.廖某,男,35岁。因心房纤颤而入院。入院时查体:HR 200次/分,P 110次/分,且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一等。

请问:

(1)该病人的情况属于哪一种脉搏异常?

(2)对该病人应如何测量脉搏?应如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