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营养学的发展简史

二、中国传统营养学的发展简史

我国营养学要比西方国家开展的早得多。早在《山海经》中就曾有神农尝百草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上、中、下品药中,上品者大多为食药通用的日常食物。公元341年晋朝葛洪的《时后方》中就提出可用肝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干眼病,用海藻治疗缺碘性状腺肿。南北朝的《素问》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己提出了各种食物的不同营养功能与平衡膳食的概念。唐朝《千金方》中有食治篇,共分水果、蔬菜、谷类、鸟兽四门。元朝饮膳太医包思慧,即皇帝的主任营养师出版了《饮膳正要》,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营养治疗即膳食治疗疾病的书籍。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的1 982种药物中,谷物、水果、蔬菜、野菜等300多种,动物性食物400多种,并详细说明何种可食、何种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