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

常称作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主要病理变化是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病变位置可以是胃窦部,也可侵犯全胃。

(一)临床表现

1.轻型

可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疼痛。

2.典型症状

食欲差、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脱水、不显性出血或黑便。

(二)常见病因

1.药物

如阿司匹林、铁剂、氯化钾、乙醇等对胃黏膜刺激性强或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的药物如吲哚美辛。

2.全身性急性应激反应疾病

如重度烧伤、严重脏器损伤等。

3.幽门螺杆菌感染。

4.反流性胆汁性胃炎。

5.急性食物中毒(细菌性、化学性)。

(三)营养治疗

1.营养治疗目的

减轻胃负担、帮助胃黏膜修复、补充水和电解质。

2.营养治疗要点

急性胃炎首先应去除病因,一般在24~48 h内禁食,症状减轻后可进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及软饭。

(1)急性期。

①胃镜显示明显糜烂、出血者,或腹痛明显、呕吐频繁者,应禁食,卧床休息,给予静脉补液,防止脱水和酸中毒,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者可采用胃肠外营养。

②胃镜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者,或病情较轻者,应给予清流质或流质饮食,持续1~3天。

③食物选择:可选米汤、藕粉、米糊、蒸鸡蛋白羹、脱脂牛奶等。忌肉汤、肉羹、甜食、刺激性汤羹。

④餐次:5~7餐,每餐200~300 mL。每日流质总量1 200~1 800 mL,以避免增加胃的负荷和对胃黏膜的刺激。

(2)缓解期。

①疼痛和呕吐缓解后,可选择清淡少渣半流食,并逐渐过渡到软食、普食。

②食物选择:可选龙须面汤、清蒸嫩茄子、热拌土豆泥、蒸蛋羹、米粥、热拌嫩豆腐、发面馒头等。忌粗杂粮和高纤维蔬菜、刺激性调味品、未发酵的面食、烟酒、甜食。

③伴肠炎腹泻者,不宜采用易胀气物质,如蔗糖、牛奶、豆奶及相关产品。

(四)营养护理要点

1.去除病因,对症治疗是首要任务。一般急性胃炎病因比较明确,症状典型,一旦确诊,应及时帮助病人去除病因,做必要的对因对症治疗。

2.症状严重的需要禁食,禁食期一般不长,所以肠外营养没有必要,但是静脉补液应当及时。

3.胃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急性胃炎期间食物的选择,叮嘱病人以易消化为主要原则,至于利于黏膜修复的高蛋白食物根据病情而定,不必过分强调,症状消失再补一般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