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糖异生
体内糖原的储备有限,正常成人每小时可由肝释出葡萄糖210 mg/kg体重,照这样计算,如果没有补充,10多个小时肝糖原即被耗尽,血糖来源断绝。事实上即使禁食24 h,血糖仍保持正常范围。这时除了周围组织减少对葡萄糖的利用外,主要还是依赖肝将氨基酸、乳酸等转变成葡萄糖,不断补充血糖。这种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gluconeogenesis)。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肾在正常情况下糖异生能力只有肝的1/10,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能力则可大为增强。
糖异生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空腹或饥饿时依赖氨基酸、甘油等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正常成人的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主要依赖氧化葡萄糖供给能量。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无氧氧化获得能量。骨髓、神经等组织,由于代谢活跃,经常进行糖无氧氧化。这样,即使在饥饿状况下机体也需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以维持生命活动。此时这些葡萄糖全部依赖糖异生生成。
此外,糖异生是肝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这在饥饿后进食更为重要。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饥饿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所致,此时体液pH降低,促进肾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从而使糖异生作用增强。另外,当肾中α-酮戊二酸因异生成糖而减少时,可促进谷氨酰胺生成谷氨酸以及谷氨酸的脱氨反应,肾小管细胞将NH3分泌入管腔,与原尿中H+结合,降低原尿H+浓度,有利于排氢保钠作用的进行,对防止酸中毒有重要作用。
肌肉收缩通过糖无氧氧化生成乳酸。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称为乳酸循环,又称Cori循环。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和肌肉组织中酶的特点所致。肝内糖异生活跃,又有葡糖-6-磷酸酶可水解葡糖-6-磷酸,释出葡萄糖。肌肉除糖异生活性低外,又没有葡糖-6-磷酸酶,肌肉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更不能释放出葡萄糖。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就在于既避免损失乳酸,又可防止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乳酸循环是耗能的过程,2分子乳酸异生成葡萄糖需消耗6分子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