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第三章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指能量、蛋白质和/或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或失衡)的营养状况,可对人体的形态(体型、体格大小和人体组成)、机体功能和临床结局产生可以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因此,营养不良是个广义的定义,不仅包括蛋白质一能量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也包括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失衡。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对营养不良的定义为“营养不良是因为营养物质摄入或吸收缺乏导致机体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引起身体和精神功能减退,疾病的临床结局受影响”。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则将营养不良定义为“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不同程度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状态,伴或不伴炎性活动,导致机体成分变化和功能减退”。

临床上,营养物质的供给不足并非营养不良的唯一原因,疾病状况、创伤应激及炎性反应等均可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及机体自身组织消耗增加,这些也是临床上产生营养不良的另一重要因素。事实上,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很容易通过营养支持得以逆转和纠正。但是在疾病分解代谢旺盛期,能量负平衡及负氮平衡却无法单独通过营养支持得以逆转,即使是摄入大量营养物质也无法纠正,只有在有效地控制原发病症,当炎性反应结束,机体进入合成代谢阶段,才能有效地恢复消耗的机体组成。

营养过剩就是营养素摄入量超过需要量而在体内蓄积,导致肥胖或其他不良后果。长期营养过剩时机体会积蓄脂肪导致肥胖,而肥胖症又会引起代谢综合征和许多其他并发症,对临床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医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