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营养因素
2025年08月10日
二、相关营养因素
1.碘代谢紊乱
人体碘主要来自食物、食盐、水、空气,每天约摄入300~500μg,碘是碘甲腺原氨酸合成的原料,缺碘可能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从而反馈性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致使甲状腺增生肥大,发生甲减。碘本身有内在保护作用,缺碘可直接影响大脑发育,也可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而影响大脑发育。在缺碘地区,无论是甲状腺肿患者还是无甲状腺肿居民,都存在缺碘的情况,甲状腺肿大只是缺碘代偿性表现。相反,长期食用富含碘的食物或含碘的有机物,也可引起碘化物所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应当注意同缺碘引起的中状腺肿相鉴别。
2.促甲状腺肿物质
某些蔬菜及药物有促甲状腺肿的作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等食物,内含促甲状腺肿物质;此外,木薯、核桃等食物也是缺碘地区发生甲状腺肿的因素之一。经临床验证,由于促甲状腺肿物质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导致的暂时性甲减的患者,当停用促甲状腺肿物质时,甲状腺功能可以自行恢复。
3.蛋白质缺乏
在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甲状腺功能有低下的趋势。要使甲状腺肿的发病率降低,除了应保证供给食物中的碘以外,还应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才能改善甲状腺功能。
4.脂肪代谢紊乱
脂肪是人体供热量和脂溶性维生素供给的主要来源。甲减时血浆胆固醇合成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排出速度缓慢,因而容易出现高三酰甘油和高胆固醇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时更加明显,其血脂增高程度与血清TSH的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应限制脂肪的摄入。
5.甲状腺激素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不足可能影响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而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有月经过多、铁吸收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