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养治疗原则
对腹泻患儿的成功处理需遵循正确的液体、电解质和营养治疗原则。最近,对腹泻患儿适当的营养治疗已被看作是重要的辅助治疗,而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所起的作用有限。腹泻营养治疗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经口补液纠正脱水并随后给予恰当饮食。对寻求医疗评估的有症状和脱水患儿的治疗应包括两个期:补液期和维持期。在补液期应纠正体液不足,获得临床体液平衡。在维持期应维持充足的饮食和液体摄入。在两个期内均应不断纠正体液的过量丢失。
对维持饮食治疗的建议有赖于年龄和患儿的饮食史。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根据需要进行护理。对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在成功纠正脱水后迅速给予全营养、不含乳糖或低乳糖的配方乳,其量应能满足能量和营养需求。正在进半流食或同体食物的年长患儿在腹泻期间应继续接受日常饮食。建议选择的食物包括淀粉、谷类、酸奶、冰果和蔬菜。富含单糖和脂肪的食物应予避免。
小儿腹泻的营养治疗目的是辅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不良状态。营养治疗以减轻症状、及早进食为原则,能量和营养素的供应应由少到多,少量多次。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ORS)是20世纪医学史上一个重大贡献患儿腹泻症状较轻时以调整饮食为主,必要时口服ORS补液预防脱水。有轻度脱水的患儿要在4~6个小时内补水,然后用米粉口服补液盐(制备方法:米粉50 g加水到1 000 mL煮沸15分钟,冷却后加入NaCl 3.5 g、KCl 1.5 g、NaHCO3 2.5 g,混匀)。待症状减轻后,增加液体摄入量,并逐步过渡到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饮食。患儿症状较重时,首先控制感染,纠正脱水,暂时禁食不少于6小时,在此期间及时进行 ORS补液或米粉口服补液盐补液。及早进食,先从纯碳水化合物饮食开始,过早给予高能量食物会加重腹泻。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进行低乳糖、低蛋白、低脂肪饮食,最好采用易消化食物,以利于吸收利用,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母乳喂养可继续喂养母乳,人工喂养则用已经稀释的配方乳,但需减少次数、降低浓度,减少总量。当患儿肠道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从静脉中补液,或用肠外营养。
对于是否能食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国外做过一些尝试,食用一种含大豆蛋白,不含乳糖并添加了大豆多糖膳食纤维的配方,在对婴儿和学步幼儿的两个研究中,食用含膳食纤维的配方明显缩短了腹泻持续的时间。
慢性腹泻患儿,应考虑到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可能性,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可能缺乏,应采用富含相应营养物质的食物或者要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