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液的配伍禁忌

五、肠外营养液的配伍禁忌

肠外营养液的组成较复杂,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及营养素与添加进去药物之间的可配伍性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1.磷制剂和钙制剂的配伍

钙、磷都是人体很重要的必需元素,但两者之间却不能无限相容。为供给机体钙和磷,常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磷酸钾盐或钠盐及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但磷酸盐的磷酸根可与Ca2+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而沉淀,从而可阻塞导管或终端过滤器的滤膜,同时也降低了供给机体的钙、磷量,严重时这种沉淀甚至可以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营养液中不易加入大剂量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在溶液中极不稳定,易降解产生草酸,草酸根与钙离子容易产生草酸钙沉淀。因此,当机体需要摄入大剂量维生素C时,应另外通路单独输注维生素C,尽量不要加入肠外营养液中。

钙和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相容有以下特征:①在混合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的不相容性复合物的沉淀。②在混合的组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③所有成分具有生物活性。

临床上有许多因素影响钙、磷的相容性,如pH、钙和磷浓度、钙盐和磷盐类型、镁浓度、氨基酸溶液的组成和浓度、葡萄糖浓度、溶液中是否含有脂肪乳剂、配制顺序、配制后持续时间、温度以及输注速率等。①营养液的pH:已知在不同pH环境下磷酸盐有不同的离解,当pH较低时,Ca(H2PO42是主要的存在形式,随着pH的升高,HPO42-更易与Ca2+结合形成CaHPO4而产生沉淀,因为Ca(H2PO4)2的溶解度为18 g/L,而CaHPO4仅为0.3 g/L,故较低的pH有利于形成易溶的Ca(H2PO42。②营羲液中钙和磷酸盐的浓度:在葡萄糖与氨基酸的混合液中,如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乘积超过75 mmol/L,则易在硅胶导管中形成磷酸钙沉淀。③环境温度:磷酸钙在温度低于24℃、pH<6时易溶于水。温度的升高将促进营养液中葡萄糖酸钙分解,释放出更多的Ca2+与HPO4 2-结合形成CaHPO4而沉淀。④营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如混合营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较低,尤其在2.5%以下时,易发生磷酸钙沉淀。⑤混合营养液的放置和输注时间:混合营养液在配制后随着放置和输注时间的延长,形成磷酸钙沉淀的机会增加。⑥选用钙盐的种类:由于氯化钙更易离解,故选用氯化钙比采用葡萄糖酸钙更易与磷酸盐作用产生磷酸钙沉淀。

2.肠外营养制剂和治疗药物的配伍

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大多数是由于胃肠道功能衰竭或者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此时经消化道给予药物常无法吸收或生物利用度下降,需要静脉给药。为了解决静脉途径输注,降低药物治疗的复杂性,临床上往往希望能够利用肠外营养混合液作为药物的载体,这样既可以降低患者的容量负荷,又使得治疗更便捷,尤其是需要家庭肠外营养的患者。

由于肠外营养成分含量和药物剂量变化很大,不同药物配方和不同肠外营养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迄今为止尚无系统、全面的相关配伍禁忌和相容性的参考资料。必须指出的是,药物加入肠外营养液中可能会产生质的变化,形成新的组成成分,可影响到肠外营养液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pH过低(如咪达唑仑、万古霉素)或过高(阿昔洛韦、苯妥英、巴比妥酸盐等),由于会影响脂肪乳剂的稳定性,故不应添加入含脂肪乳剂的混合营养液中。亲脂性高的药物(如紫杉醇、两性霉素B)可溶于双相溶剂形成胶体溶液,与脂肪乳剂发生相互作用,既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也影响三酰甘油的代谢,因此不应加入含脂肪乳剂的混合营养液中。此外,一些大分子的重组药物如信号蛋白、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受体)等,具有特定的三级结构,营养液中的成分会影响其生物活性,不适合加入营养液中。

目前证实可以常规添加到AIO营养液中的药物有:胰岛素、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胰岛素在混合营养中稳定,可与各种静脉营养制剂配伍混合。右旋糖酐铁在混合营养液中的浓度达100 mg/L时,经放置18 h后不发生沉淀。西咪替丁在混合营养液中的浓度达0.3~1.2 g/L时仍显示稳定。即使这样,由于缺乏充分的稳定性报道,为确保输入混合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主张不在混合营养液中添加其他药物,除非其他静脉已不堪使用,也不宜在经静脉输注营养液的线路中投给其他药物。如必须经营养液输注线路输入其他药物时,则应先停输营养液,并在输入其他药物的前后,均用0.9%灭菌盐水冲洗输液管道。

肝素既往一直被推荐用作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物质,但此观点正面临挑战。目前认为,肝素封管在减少血栓方面并不那么有效,相反会增加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不稳定性,即使很短时间的接触也可能造成脂肪乳剂破裂。Bozzetti等研究发现,接受家庭肠外营养患者中使用肝素封管的并发症明显增高,其原因是肝素与AIO之间存在不相容,可能导致导管堵塞,感染性并发症增加,严重时甚至必须拔除导管。因此,德国营养学会肠外营养指南中推荐不用肝素进行中心静脉封管。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指南如下。

(1)短期肠外营养患者应选用多腔导管进行独立的药物治疗,至少急性住院期应该如此。

(2)AIO是一种混合液,可以作为静脉用药的输注载体,但大多数药物不相容,因而不适用。

(3)如果需要通过同一输注管道应用肠外营养和治疗药物,在输注药物前后应充分冲洗导管。

(4)如果治疗药物必须与肠外营养混合应用,那么应充分听取营养支持小组有关药理学方面的建议。

(5)在联合使用治疗药物时必须评估所使用药物的药物成分的理化特性;疗效评价时应间接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考虑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药物混入前应进行最大限度的稀释,并立即给药,应注意观察溶液变化。

以下情况时可以混合:①充分的稳定性报道(指南、文献及实验研究资料提供参考)。②药物成分与AIO混合液的pH相容。③没有与AIO混合液不相容的成分。④治疗系数大的药物(镇静剂、止痛剂、H2受体拮抗剂)。

以下情况时不能混合:①存在溶解亲脂性物质的药物。②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③治疗指数和范围窄的药物(如细胞毒素)。④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速率受限)。

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中,如何利用AIO混合液作为药物载体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由于这些混合物复杂的特性,该问题尚无明确的答案。作为常规,应尽量避免将治疗药物加入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如果确实因治疗需要,为了获得营养成分和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则应严格按照GMP常规操作,包括专业的药理学专家的分析评估。只有治疗指数大、理化特性适合的药物才可以加入营养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