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二、营养不良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在临床上的发生率相当高,其原因有:①单纯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如饥饿、神经性厌食等。②慢性疾病所致,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结核病等消耗性疾病,以及老年肌减少症等。③急性疾病所致,严重感染、创伤,大面积烧伤,颅脑损伤等。部分患者常有恶病质征象,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这种状态将直接影响整个治疗过程,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预后。严格来说,任何一种营养素的失衡均可称作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但是,临床上传统的营养不足性营养不良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干瘦型和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marasmus)

该型的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不足,常见于长期饥饿或慢性疾病的患者,临床主要特征是消瘦,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表现为严重的脂肪和肌肉消耗,营养评定可见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减少,躯体和内脏肌肉量减少,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但免疫力、伤口愈合能力和短期应激能力尚完好,精神和食欲尚好。

2.低蛋白血症型或急性内脏蛋白消耗型(kwashiorkor)

该型常见于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应激状态下,临床主要特征是全身水肿,表现为明显的生化指标异常,主要为血浆白蛋白值明显下降和淋巴计数下降,患者脂肪储备和肌肉块可在正常范围,因而一些人体测量指标仍正常,但内脏蛋白质迅速下降,毛发易拔脱,水肿及伤口延迟愈合。若不对此型患者应用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因免疫力受损,导致败血症或严重的真菌感染。

3.混合型或蛋白质热量缺乏性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

混合型或蛋白质热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是由于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均不足所致。它常见于晚期肿瘤和消化道瘘等患者。这类患者原本能量储备就少,在应激状态下,机体蛋白质急剧消耗,极易发生感染和伤口不愈等并发症,死亡率高。各型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见(表3-1)。

表3-1 各型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