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一、培训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能力、技术以外,更需要从业者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才是企业和个人的立身之本。培训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所谓的职业素养是指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规范;时间管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敬业与团队的精神。

1.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指担负不同社会责任和服务的人员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准则,它是通过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所产生的作用,是人们评判是非、辨别好坏的衡量标尺,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会促使从业者增强职业道德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培训师,可以依靠自己的职业道德与行业口碑来维护和提高自己的信誉,发展自己的业务。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能够以人为本、恪尽职守、勇于钻研、开拓创新。

其中,爱岗敬业是对培训师的根本要求,一个培训师只有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才能对学员与所授课程负责。其次,培训师作为知识技能的讲授与传播者,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熟悉国家颁布的法律条例,认真学习,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最后,培训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以人为本,循循善诱,对于知识体系与内容应因人而异,做到有教无类,对于不适用于未来的知识与技能,应及时对其进行更新替换,确保知识与技能与时俱进。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市场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是新一轮企业竞争的焦点。“重视人、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它在企业生产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作为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手段的职业培训则必须创新。

2.职业技能素养

除去职业道德素养,职业培训师还应该具备相对应的基本职业技能,这些职业技能有利于培训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1)自我感知能力。一名成功的职业培训师,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接受的能力,自我感知的能力越强,选择的余地就越多。

(2)台上演讲能力。培训师上课多是采用口述的方式,因此口才是培训师一个极为重要的考核点,而演讲的初级阶段,需要培训师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具有一定说服性与情绪感染力。

(3)善于总结案例的能力。培训师在进行授课时,除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采用大量的案例对知识进行补充与讲解,这就要求培训师要善于观察并搜集各类案例,并予以修改、总结。

(4)调动气氛的能力。纵观所有优秀的培训师或演讲家,大多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烘托气氛,煽动听众的情绪。一个培训师,只有具备了调动气氛的能力,在课堂上才会减少出现冷场等尴尬情况。

(5)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包括表达、倾听和设计,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主观条件,同时也是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必备条件。培训师作为一名授业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与学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员的需求和课程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