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的类型

一、问题设计的类型

根据设计问题的时机不同,可以将问题设计分为两种类型:

(一)即时提问

即时提问,是指学员针对某一内容即时的发出提问,具有不可预见性。对待这类问题,培训师应秉承不影响授课的基本原则,在小节内容讲解完成后,结合实际授课效果进行回答。

举例:

培训师A 在讲解“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技能”这一小节时,某位学员突然举手,由于内容尚未讲完,A 示意其等待片刻,内容结束后将其叫起。

学员:“老师,我对决断力这部分不太理解,管理人员要如何判断项目的价值呢?”

(了解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A:“那我们重新讲一下这部分内容。”

(深入讲解,解决问题)

A:“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疑问,有的话请举手提问。”

(调动积极性,引导学员进行思考)

(二)总结提问

总结提问,是指在一个知识点或整节课程结束前,培训师专门留出时间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所谓“提问回答”环节。进入这一环节前,培训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讲授过程中提前告知学员设计问题,并注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不能等到课程结束后临时要求学员提问。临时提问是培训师的大忌,由于学员们没有提前进行准备,常会出现“没有问题”“不敢提问”或“问题过多”等局面。培训师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冷场甚至现场失控的情况。

举例:

B 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凭借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方式,取得了极好的授课效果。就在课程临近尾声的时候,B 看了看时间还剩半个钟头,清了清嗓子,意气风发地说道:“一个优秀的培训师,要善于回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这是衡量培训师的重要标准。有的培训师一结束就拍拍屁股走人,这说明他不敢回答大家的问题。我通常都会留下三十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提问,现在刚好还有半个钟头,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踊跃提问。”

这番演说不可谓不精彩,学员们纷纷举手配合,提了几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但由于B 没有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问题设计,几次回答过后,学员临时想出的问题已经问得差不多了,现场渐渐安静下来。(出现“没有问题”的现象)

B 皱起眉头,时间还有二十分钟,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他高声说道:“刚才几位学员提得非常好,可以看出他们掌握得很好,我相信大家肯定还有更多的问题,请踊跃发言,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听到老师对前几位学员的评价,再加上那句“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原本想要提问的学员打起了退堂鼓:老师这样自信,我的问题又太过简单,提,还是不提?(出现“不敢提问”的现象)

很快,一位同学打破了僵局,但他的问题却与课程主题无关,B 有心拒绝,但毕竟自己已经夸下海口,只能硬着头皮作答。其他同学见状纷纷举手,各类问题接踵而来,B 应接不暇,等时间一到赶忙结尾,走出了教室。(出现“问题过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