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形式
情景导入
某一次,有一个知名的培训师给企业做培训,因为他在课上的演讲非常流畅、精彩,这不免引得许多学员的追捧,课余的时间里,学员一面议论课程的内容,一面向讲师表达出自己的敬意。结果该培训师只是淡淡的一笑,他突然问道:“大家是不是觉得老师一定比学员厉害?”学员们回答:“那当然啦!”培训师又问:“电灯是谁发明的?”一个学员抢答道:“当然是爱迪生先生啦!”培训师接着问:“那爱迪生的老师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培训师最后说道:“一个培训师,可以在课堂上炫耀自己的才华,让自己像一盏明灯,让学员们崇拜自己,让所有人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而真正有智慧的老师则不同,他会在课程中启发学员们的智慧,点亮学员们心中的明灯,让学员们都跟着自己心中的明灯前进。对真正的培训师而言,学员的智慧提升,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要崇拜某个培训师!”
在这个小案例中,这名培训师并没有拘泥于自己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他也没有一味追求学员的好评,受其吹捧。反而是以谦逊的问答,既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形式,又带给学员无限的启发,最后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在这一次小小的培训中,培训师教给学员的,恐怕远远不止课程的内容,更有他自己的审美追求。这也比较符合现代的教学观念,可以说是一个培训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现代教学观指出:“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个体,都是有丰富情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人,他们有着不同家庭、社会背景,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的先天基础,因而人与人之间从思想到行为都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认清楚客观现实,尊重学员的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外表特征和内在个性,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根本目的所在。”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就要采取合宜的教学形式,那么何谓教学形式呢?
教学形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实现方法,它是培训师为了要引导学员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促使自己和学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方法。具体来说,教学形式是师生二人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的,传递相应教学内容,运用各样教学手段才得以进行的,且在二人的相互作用下,以某一教学原则作为指导并且由一整套方式进行组合,如此,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系列方法。
教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它既包括讲师的教学方法又涵盖了学员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讲师和学员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必须得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师应当尽可能地把自己和学员的关系处理好,不可以故作高深,让人敬而远之。
到目前为止,国内较为常见的三种教学形式有:(1)课堂教学;(2)分层教学;(3)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