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训练
2025年08月10日
第十二章 声音训练
情景导入
马连良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演戏潇洒飘逸,唱腔流利顺畅,念白韵味十足,极具特色,广受好评。更为难得的是,马连良在舞台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嘹亮的音色,从未出现过因声音嘶哑导致表演失误的败笔。故此,他又享有嗓子“用不完”的美誉。
不过据梨园耆宿透露,马连良原本的声音条件并不算出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还是后天保养锻炼的结果。马连良出身贫寒,自幼秉承勤勉家风,学艺颇知用功,每天早起吊嗓子、练白口,一时也不肯懈怠。据说当年为了唱好《珠帘寨》这出戏,他常会不辞辛苦地跑到当时一位老生名角的墙外听人家练嗓子,有时从深夜两点一直听到次日凌晨,马连良就这样饿着肚子站在墙外,直到结束才回家。
成名后,马连良更加注意练嗓、护嗓。他的生活很有规律,练功决不偷工减料,饮食也一丝不苟。在练嗓子的同时,马连良还会时刻注意“看气”,也就是保护声带,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酒也不宜多饮,烟也应该少抽。
马老自述:“有戏这一天需要静养。演员的精气神很重要的。虽然不可乱去游逛,但也不妨去遛遛弯,‘行走为百炼之祖’,对于嗓子倒是有益的。出门要戴口罩,注意冷热。老先生曾说:‘话过千言,不损自伤。’到了后台要少说话,最好坐在一旁闭目养神,连背词带培养情绪,可以润润嗓子,用热毛巾拧干了敷在前颈包围声带软骨部位。这些办法都能使演唱时觉得嗓子舒服痛快。出台之前要拢一拢神,去掉杂念,集中注意力去演戏。”
声音是京剧演员的立身之本,同样也是培训师的“制胜法宝”,优美的声音可以提升授课效果,嘶哑的嗓音则会影响学员的听课体验。因此,培训师要加强对声音的训练,使嗓音更加嘹亮、醇厚,虽无琴瑟相伴,仍具金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