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的方法

二、问题设计的方法

设计提问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培训师需要掌握正确的问题设计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导入提问回答环节,避免尴尬冷场。

(一)提前通知法

即在授课过程中提前通知学员进行准备。比如:培训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告诉学员:“今天我们安排了提问回答环节,同学们听课时要注意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等到课程最后的15 分钟我们共同探讨解答。”

(二)卡片问题法

卡片问题法,培训师需要事先准备好空白的卡片,请学员将遇到的问题写在卡片上面,在提问回答环节统一作答。比如:培训师课前发言:“今天我们安排了提问回答的环节,时间定在课程结束前15 分钟,欢迎大家踊跃提问。这里我准备了一些卡片,稍后会让助理分发给大家,大家把听课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上面,我会挑选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注意:

1.不要将时间卡在15 分钟结束课程。预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员充分思考提出问题,同时培训师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仔细查看卡片、总结问题。

2.选择的问题一定要足够典型。培训师要选择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或大多数人不理解、搞不懂的问题进行回答,问题的数量视讲解时长而定,回答时间截止到下课之前。选择问题后,培训师要注意对此进行解释,比如“大家提的问题我都看过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里只选取几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在下课后继续沟通交流。”

(三)学员“配合”法

配合二字之所以要打上双引号,是因为这里的配合并非临场起意,而是培训师提前安排好的手段。这种方法类似于找“托儿”,培训师要事先找几个表现积极的学员,嘱咐他们在提问回答环节“配合”自己主动提问。为了保证提问的精彩性,培训师甚至可以事先将问题告知学员,让他们在恰当的时机提出。由于这种方法多少有些“投机取巧”之嫌,很多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的中、高级培训师通常都不会使用,但对于初级培训师来说,这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注意:

(1)选择学员时务必慎重。培训师授课时要注意观察,选择那些课堂表现积极,学习态度认真,愿意真心配合你的学员。避免出现学员不愿提问或忘记提问的情况。

(2)防止“露馅”。找学员配合本身就属于私下的“安排”,一旦被拿到台面上,培训师不但颜面尽失,后续的课程也无法开展了。试想这样的场景:

到了提问回答环节,培训师信心满满地看向自己安排好的“托儿”,可谁知这位学员竟站起来说:“老师,您刚才课间休息时给我的纸条字迹太模糊了,这个问题有几个字我认不清楚,不知道该怎么提问,实在不好意思。”台下一片哗然,培训师急得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

谁也不想自己的课堂上发生这样的情况,想要避免“露馅”,培训师就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课间休息时,培训师D 主动找到表现积极的学员,询问名字,并对其表现进行肯定,接着转入正题:“听完刚才的内容,你感觉我需要补充那些内容,或者你有哪些问题没有理解呢?”

通常情况下,脱离了课堂环境的限制,学员们往往更愿意提问,当学员提出问题后,培训师不要直接作答,而要将问题留到提问环节:“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意义,我想其他同学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也会有些偏差。等会在课程结束前,我专门设计了一个提问环节,到时候你可以再次提出来,我给全班同学做出解答。”

等到提问环节时,如果学员们态度不积极,培训师就可以主动提出:“刚刚在课间休息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想其他同学可能也对这部分内容有些疑问,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掌声有请这位同学提问。”

(四)设问法

设问即自问自答,在学员们不愿提问或提出的问题偏离重点时,培训师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并作出解答。由于培训师与学员身份不同,因此其提出的问题也要更有水平,紧扣主题切中要点,否则会给学员一种拖延时间的感觉。

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1)自己遇到的问题。比如:提问环节无人提问,培训师X 见状说道:“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沟通的方式’,其中重点讲了沟通的有效性,这点非常重要。想当年我做销售时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团队中的一个新人接了项目,拍着胸脯向我保证三天肯定拿下,说对方很配合。可过了整整一周,他那边还是没有动静,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始终没有明确地和对方表明合作的意向,做得全是无效沟通。在座的同学可能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将无效沟通转化为有效沟通。”

(2)私下和学员交流的问题。这种方法与找学员配合类似,但二者的不同在于后者是经学员提问,而前者则是经培训师之口说出。比如:培训师X 在吃午饭时主动和学员讨论,很多学员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等到下午的答疑环节时,学员们的提问大多偏离了重点,于是X 主动提出:“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位同学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老师,员工的个性千差万别,作为管理者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了解呢?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其实本质上都是在寻求了解个性的途径,那么接下来我详细讲一下这个问题。”

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培训师一定要平易近人,在课间休息或与学员吃饭时要注意沟通交流,做到“少说多听”,深入了解学员的掌握程度,并将这些信息归纳整理成具体的问题在讲台上展示。这样学员们既不会觉得突兀,又使其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一举两得。

(五)注意事项

培训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

(1)限制提问范围,要求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必须和主题相关,不能脱离课程内容,否则提问就变成了聊天;

(2)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表明你会选择部分问题进行回答,不会逐一回答每个问题;

(3)明确提问时间,在提问环节开始前就要告知学员提问的时间段,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问题,不得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