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时间管理
情景导入
一位老师正在为商学院的毕业生上最后一节课。他手中没有拿教案,而是在讲桌上放了一个大大的透明玻璃瓶。老师说:“同学们,能教给你们的我已经都教了。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学生们都好奇地看着老师。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一堆拳头大的石块,然后一块块放进那个大大的玻璃瓶里,瓶子很快装满了。然后,老师问学生:“大家看一看,瓶子满了没有?是不是瓶子再也装不下了?”“满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吗?”老师又从书桌里拿出了一桶碎石,一点一点地放进大玻璃瓶,晃一晃,碎石落在了大石头的缝隙里,不一会,碎石全部放进了玻璃瓶。“现在,玻璃瓶里是不是真的满了?还能不能装下东西了?”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学生们有些谨慎,没有人回答。只有一个学生小声说:“我想应该没有满。”
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看了看那个学生,再次从书桌里拿出一杯细沙,缓缓地倒进玻璃瓶,细沙很快填上了碎石之间的空隙,半分钟后,玻璃瓶的表面已经看不到石头了。“同学们,这次你们说瓶子满了吗?”“还,还没有吧?”学生们回答,但是心里却没有把握。
“没错。”老师拿出了一杯水倒进瓶子,水渗进了泥沙中,并没有溢出来。这时,老师抬起头来,微笑着问:“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它说明,你的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老师点点头,说:“是的,你说对了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一点,你还没有说出来。”他顿了顿,接着说:“它还告诉我们,时间是需要管理的,如果不是首先把石块装进玻璃瓶里,那么你就再也没有机会把石块放进去了,因为玻璃瓶里早已装满了碎石、沙子和水。而当你先把石块装进去,玻璃瓶里还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空间来装剩下的东西。只有花合适的时间按合适的顺序做合适的事,才能收获成功。”
做事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花大力气做小事,费时费力不讨好;第二重是花大力气做大事,付出多少收获多少;第三重则是花小力气做大事,化整为零,提高时间效率。对于培训师而言,时间管理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只有“花合适的时间按合适的顺序讲合适的课”,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才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