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

语言表达是内容的表达,内容的根本在于逻辑结构,没有逻辑的语言只是一盘散沙,无法传达内容,只有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表达才能承载厚重的内容底蕴。因此培训师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结构,理清课程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展开演讲。

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依次为:开场白、序言、主题、结论和结束语。这种逻辑结构类似于议论文的写作,开篇阐明论点,接着通过举例、讲故事等形式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升华主题。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培训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需要时刻关注学员的动态,毕竟培训授课不是自说自话,培训师不能简单地进行论证,要用风趣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引导学员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

风趣与严谨是一对反义词,语言表述象征着感性,逻辑构建则象征着理性,而培训师的任务就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利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演绎推论,从而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

金字塔原理(Pyramid Principles):1973 年由麦肯锡国际惯例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 提出,旨在阐述写作过程的组织原理,即“以结论为导向推论过程”或“以结论为导向推理逻辑”,其中愈往金字塔上层的论述价值越高,由于其推论过程类似金字塔形状,因此得名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推导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归纳法(感性)与演绎法(演绎),使感性表述与理性思维形成有机结合,另外金字塔原理运用梅切原则解构过程,即结构之每一推论之子推论间均保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且构成每一子推论之孙推论间也满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简而言之,金字塔原理就是通过中心论点推论出子论点,再根据子论点寻找论据,从而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形成逻辑严谨的内容体系。实际应用中,培训师可以根据课程的主题寻找论点与论据,再结合论点与论据编辑开场白、序言与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语言表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