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的作用

第一节 结尾的作用

有句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制锣制镲,最后一锤”。意思是:不管编织多大的筐、多大的篓,如果不懂得收口,这个筐篓还是白编了;不管你制造多大的锣、多大的镲,如果不善于掌握最后那一锤的话,那这个锣镲也白造了。同样一场演讲,如果不懂结尾也在很大程度上会以失败告终。

普遍来说,演讲者的结尾部分,平庸又毫无新意、陈旧又苍白无力,那听众就会觉得狗尾续貂,深感遗憾,失望而去。因此,演讲的结尾必须是整篇演讲的精华部分才对。它既是结束又是巅峰;在时间上,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在表现上,既铿锵有力,又余音绕梁;在手法上,既别开生面,又自然清新。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原理—近因效应,这是指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的记忆效果要明显优于中间部分。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这也就是说,无论演讲的正文如何精彩,培训师也要充分设计好结尾。

一个好的结尾,不仅是依靠总结课堂内容,使整个课程显得有头有尾,还应该致力于对学员的回应,使学员的目光放得长远,激发观众的热情,制造向上的气氛。演讲结尾要比开头部分和主体部分要求更高,内容上要更有深度;语言上要更有力度;方法上要更加匠心独运;效果上要更加耐人寻味。一言蔽之,演讲的结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在整个演讲中起着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结尾有三个主要作用:

1.强化主题

在培训临近结束时,由于培训中有太多内容,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学员模糊和遗忘了主题。这时候做一个总结,可以再次强调主题,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2.突出重点

如果内动太多,有可能导致学员无法把握重点,无论学员多么认真听讲,都不可能掌握所有内容。在即将结束的时候,用简短的话突出重点,可以帮助学员更全面、牢固地掌握培训的内容。

3.提炼思想

可以提炼课程的精华,用最简短的话提炼出观点和思想,这样就能让所有案例、故事例证都变得生动活泼,由点到面地掌握其中的逻辑,让听众能举一反三。

4.促进行动

很多学员在课堂上的状态和反应都不错,但是培训结束以后,却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听懂培训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培训的结尾,一个好的结尾是能促进学员的理解,并且带来行动的,很多培训师因为没有做好结尾,导致前功尽弃,无法给人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