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文
正文是演讲的主要内容,通常占整个演讲的一半以上。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三段式,比如:分享三个故事、讲三个经历、谈三点感受。短篇演讲最好使用单层逻辑,切忌在三个小点以下,还设置有五个分论点,层次感太多,会极大加重听众的认知负担。正文展现的形式结构,一般有如下四种:
1.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这也是标准逻辑结构的展开,在实际演讲当中最为常见。Why、What、How,分别解决人在面对新事物时,大脑回路中不同部分产生的疑问。Why 对应的是边缘系统,主要是解决基本的情绪反应,What 对应的是大脑的新皮层,用于引导人们的认知与决策。How 对应的是脑核,用于指挥人们如何将想法实施落地。
2.英雄之旅
这是指以人物故事的形式来展开主题,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来吸引人的注意力,通过推动故事发展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揭示演讲的主题,这一类方法广泛存在于各大影视题材当中。
一般的故事结构为:
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小激励,小试牛刀—遇到更大挑战,遭遇重挫失败—分析原因反复训练—发现自我—最终突破巨大难题,收获成功。整个故事的发展就像连绵的山峰,不断起伏的情节将故事推向终点。
3.重要发现
这是以故事、论点、证据、影响来展开主题。比如:通过有趣故事的开场,阐述展开论点;通过故事事实等证据,阐述主题背后的逻辑;用影响结果呼吁进行收尾。一般均是通过“增强联系感+ 核心观点+ 证据+ 好处影响”这四大部分来凸显主题。
4.挑战常识
以打破传统常识做法的形式展开内容,先是描述场景,引出相关的矛盾与问题,分析以前的错误观念并寻找原因、证据,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最后通过小的行为动作呼吁听众参与到与主题相关活动之中,增强与听众的联系感。
演讲的内容要想打动别人,就要有具体的细节。讲故事的黄金法则就是展现细节,把时间、地点、氛围,人物的外貌、对话等等都展示在听众的眼前,而不是直接向听众陈述。
案例:
两年前9 月的一个下午,在校园的林阴路上,那个女孩走出来的时候,整个道路都亮了起来。男孩低着头,假装看书,可是两眼却跟着那个红色的衣摆不断地晃动,身影越来越近,心跳的声音却躲不住地不断地加快……
而用陈述的方式,则是:男孩看见了一个女孩,他觉得很喜欢,可是不敢过去,心里很紧张……
同样的故事,通过具体的时间、地点、氛围和对人物的形象描述,会让这个故事生动,不用直接陈述男孩喜欢女孩,不敢过去这件事,这种心动的感觉,听众自己就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