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讲的准备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它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让人听懂所分享的内容,并且能从中有所收获。因此,一个真正优秀的演讲者他不应该一味扮演老师的角色,只讲一些空泛的道理;也不应当扮演说客,一直用辩论技巧说服别人;其角色定位更像是一名导游,带领着听众领略沿途的风景,这也就是说演讲者只需要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让听众自行领会。
正因如此,演讲一定要把握重点,层次分明。该如何停顿,如何强调,演讲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演讲最忌讳的,就是不做任何事前的准备,因为这多少会让听众感到不被尊重,演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于初登讲台的人,演讲的准备更是极为必要的。
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听众的需求入手
(1)分清场合
要想把握这一需求,首先要了解演讲的场地,明确其具体位置、现场的设备状况、演讲的环境、听众的情况。通常,人对熟悉的环境会更有掌控力。如果演讲的某些环节是需要听众参与进来的,那么就非常有必要提前察看场地。
在明确现场情况以后,就要考虑场合,确认要做什么类型的演讲。具体可以是以叙事为主、以说明为主或者以劝说为主。所谓叙事性演讲就是讲故事。如果你要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就要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去传授一些经验,表达一种观点,或是鼓舞、娱乐听众。而劝说性演讲,则是要说服听众接受你所认同他的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或是一种行为。
至于说明性演讲,具体分两种:讲解过程及解释概念。如果要讲解一种过程,就要说明其中的关键,比如:怎样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制作一个物件或者怎样操作一种机器,这需要一步一步地指导你的听众。如果要解释一个概念,则要把一个看似复杂的概念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逐一向观众解释。
(2)选择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演讲要选择听众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会引起共鸣,为此需要事先了解听众的年龄段、知识背景以及他们的期望等,演讲要用受众群体听得懂的话进行讲解,无论举例子、打比方、类比等等,都应当建立在熟悉听众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平时可以多去关注热点时事,选择那些喜闻乐见的话题,让主题尽可能与新闻事件联系起来。不过有时话题是设定好的,无法变更,这种情况下,就要对话题进行适当地延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而使所讲内容与热点话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制定目标
最好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主旨,比如:“我想告诉听众买钻石时需要注意的四件事”,或者“我想让我的听众一个月不吃快餐”。这些话可能听上去过于简单了,但这样做其实有两个作用:首先可以帮助你围绕中心展开话题,其次在你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众身上。
(4)说明演讲的意义
告诉观众,他们可以从你的演讲中得到什么,这样他们就会对你的演讲产生兴趣。比如:你可以告诉他们,通过这次演讲,他们可以学会怎样挣钱,他们可以学会怎样使生活更加便利,他们可以从全新的视角看待某个人或某件事。
(5)解释数据的意义
在演讲中使用数据会增强你的说服力,不过如果你能向听众解释其意义,那么效果会更好。比方说,全世界每年有760,0000 人死于癌症,但为了使其更直观,你可以接着说,这个数字相当于瑞士人口总量。
2.在演讲稿上多下功夫 ——主题明确、思想深刻
写文章通常是为了讲清楚一件事,说明白一个道理,它有明确的主题,所有的内容都应当围绕主题展开。写作所锻炼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是完全可以迁移到培训和演讲上来的,一个演讲往往也是为了解决一个事情。
演讲稿的撰写是一个很大系统工程。主题、内容、结构、修辞等等,都需要下功夫逐步提高,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写多练。一个演讲的出彩,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他的内容,内容就是演讲者的思想,没有思想再多的技巧都没有意义。
3.PPT 制作
PPT,全称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指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这里的PPT 代指演示文稿,也就是幻灯片。优质的PPT,能帮助听众更好地吸收内容与观点。对培训师来说,PPT 是整场演讲的框架,某些很难通过语言的观点,也可以借助PPT 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好地传达给学员。
制作PPT 时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演讲用的PPT 通常包含的内容较多,培训师要注意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制作时突出主要部分,保证学员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重点内容上;视觉冲击,加深记忆。培训师要注意营造视觉冲击,通过内容视觉化加深学员的印象,辅助记忆;节省时间,实用至上。虽然PPT 对培训授课有帮助,但作用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培训师在制作PPT 时要注意节省时间,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改动,一切从简,实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