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前的准备
1.修炼内功
实际上,运用技巧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依赖于技巧,则意味培训师的功力不足。功力好的话,根本不需要运用技巧。技巧是培训师讲课中的“佐料”。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会越来越多地用“清蒸”的方法。
比如:同样是做鱼,一个新厨师做不好,就会放许多的辣椒,放些糖,来个红烧的,于是就有滋有味了。但是,厨艺高明的厨师,就会用清蒸的方法,仅仅放点盐,就会鲜味十足。其实,解决紧张的根本方法是充分的准备,超量的准备。
同样地,一旦培训师对培训讲稿滚瓜烂熟后,会感觉信心大增,培训时就能把全部心思放在情感的表达上。这里所说的熟悉培训讲稿,还不只是背熟,而是对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关键点( 如字、词、句) 怎么说、以什么表情、动作来展示,这些都需要熟记于心,才能泰然自若。
具体方法:(1)可以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自己检查问题;(2)可以对着镜子演练,看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有没有问题,或者就在亲朋好友面前演练几次。如果都没有问题,就可以信心满怀地上台了。
案例:
有一次,美国一个内阁成员对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简短有力的演讲表示赞赏,并问他需要花多长时间去准备。威尔逊告诉他说:“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假如我讲10 分钟的话,那么我要准备一个星期,讲15 分钟需要准备3 天,讲半小时需要准备两天,讲一小时的话,现在就可以讲。”可见,培训前的超量准备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2.卡片提示
准备培训最好采用提纲要点记忆法,将培训课程的主题、结构要点、事例等资料整理成方便阅读的卡片,然后拿培训讲稿进行比较,加以补充,整理出一份提纲,在提纲上注明各小段的小标题,在各段小标题下注明重要的概念、定义、人名、地点、资料和关键性同语。卡片不要太大,要能写上提纲就好,以白色硬片为最主。
培训时,可将卡片放在上衣口袋里,一旦遗忘,就拿出来看。当然,使用后不要急于放回去,否则就会被人看出来。可以在手上停留一会,然后再慢条斯理地慢慢放回去。有时也可以放在一些道具上。例如:在很多培训里,培训师会给听众展示些照片之类的东西,卡片可以藏在这些道具下面。
3.熟悉环境
案例:
在一些大型主客场赛制的竞技项目中,主队往往都占据着很大优的势,除了观众的欢呼助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熟悉环境,因而产生了放松的心理。
(1)在培训前充分地了解参加培训学员的人数、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兴趣爱好、职业状况等,当然这也是写培训讲稿前的必备要求。
(2)如果可以的话,培训前一定要提前去了解培训场地的布置、大小,包括话筒的摆设和上下场的位置等,另外还要观察会不会有什么障碍物。
(3)在参加培训时,应提早半小时左右来到现场,这样可以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调整好情绪、呼吸和心态。同时还能从主办人或者其他人中了解一些关于学员以及现场的一些信息。
4.实战演练
这是培训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对初登讲台者最有用的一步,它可以增加培训师在实战中的底气。通过这样的训练,培训师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具体方法为:
参加正式的培训之前,可以模拟培训现场。首先按照培训现场的环境,布置房间,培训师按照正式流程做准备。场地里灯光、音响都尽可能地与培训现场接近,同时还请来一些亲戚朋友作为听众。让他们“吹毛求疵”,从声音、语言、动作、表情、姿态到思想、观点、感情等各个方面提出批评和建议,甚至让他们喝倒彩。
这一来可以增强现场气氛,二来可以听取意见,以便让自己准备充分。另外,培训师应该设想出现骚动、冷场、停电、麦风故障等突发事件时,自己应当如何应对。这不仅能提高能力,还可以增加内心的底气。
5.适当饮食
据研究,紧张的时候,处于心脏下部的横膈膜会上升,从而导致腹肌僵硬,失去控制,沿着脊椎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因为受压而使全身僵硬,减少唾液,口干舌燥。这时可以适量摄入一些饮料、茶水及含酸的开胃药物,以使培训师身心爽快、精神轻松。
具体方法:
(1)可以备一小杯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夏天可适当饮用适量的冰水、淡盐水,断续饮用,但每次不要喝得太多,以防止出现尿频的情况。
(2)可以含少量润喉片,或者备一些酸梅等开胃食品,它们可以生津止渴。保证喉咙的湿润,也能使干燥的口腔灵活自如,让紧张的心情逐渐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