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程流程
初级培训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当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从整体上看,一堂课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开场、正文、结尾。所谓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准则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而这里的准则就是课程大纲。与书籍的目录一样,课程大纲具有索引与指导的作用,培训师需要在备课时准备好课程大纲,完整清晰的大纲可以帮助培训师更好地掌握课程节奏,明确课程内容,突出课程重点。
开头:
开头部分主要包括复习和导入,培训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复习与导入课程内容的方法,如提问法、故事导入法、图文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用时不宜过长。注意气氛的营造,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使其注意力集中在所讲的内容上,为后续讲解打好基础。
提问法:以提问学员回答的形式复习之前讲过的内容。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程内容。
图文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结合文字讲解导入课程内容。
游戏导入法:通过开展游戏互动的形式导入课程内容。
正文:
正文是课程的重点,培训师需要事先整理出课程内容的基本逻辑框架,按照并列、递进等逻辑顺序结合课件进行讲解。注意,课程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各部分内容相互呼应,不能脱节,并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讲解。讲解的形式有演讲法、PPT 展示法、案例分析法等。
演讲法:通过演讲的形式讲述课程内容,以培训师“讲”为主,学员“听”为辅。
PPT 展示法:结合PPT 进行讲解,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设置案例、分析案例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结尾:
结尾部分主要是对课程进行总结和升华,加深学员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注意,培训师要事先准备好结尾部分的话术,力争简洁明快,切忌拖泥带水。结尾部位的处理方法有卒章显要法、对照比较法、设置问题法等。
卒章显要法:结尾点明主题,并对其进行升华。
对照比较法:多用于案例分析法结尾,通过对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的形式突出主题。
设置问题法:结尾向学员提出问题,留待其课后进行思考。
以上就是培训授课的流程,培训师要按照开场、正文、结尾的顺序准备课程大纲,并尝试在一分钟内容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如果一分钟内无法准确概括,那就说明课程的逻辑结构存在问题,培训师要及时做出调整,确保课程的合理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