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堂教学

第一节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段,它是指讲师以课堂授课的方式给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主要包含讲师讲解、学员问答、教学活动以及使用教具。课堂教学有时也被称为班级授课制,因为它的根本特征是一人面对多人,即一名讲师在课堂内同时对多名学员进行授课。

课堂教学非常直接有效,它主要是把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相同的学员编成固定人数的班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体学员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一)主要形式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式

讲师主要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员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具体包括: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以此发展学员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

2.问题探究式

讲师引导学员提出问题,或者让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借以收获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在讲师组织和指导下,由学员自己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

3.训练与实践式

讲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员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或者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员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员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要求

1.正确掌握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语言,它能使听者在绘声绘色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2.努力发挥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无声语言。在教学语言中,讲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体态语言的运用,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容的。

3.积极应用书面语言

课堂教学是应用语言指导、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学员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而书面语言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讲课过程中,讲师要抓住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的关键性的书面语言,组织、归纳、板书,并且要在理解记忆其定理、定义、公理和公式的同时,运用课堂教学手段进行练习,以便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三)具体应用方法:

案例1:

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讲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员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讲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员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案例2:

模拟教学法

这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本课程实践教学严格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至少需要一个生长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3:

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员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员学习为主,讲师指导为辅,学员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员的创造潜能,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