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案例的原则
在培训中要选择合宜的案例,首先,所有的案例都是为某个教学目的而编写的,选择案例一定要考虑其主题。有的案例着眼于方案选择,有的案例着眼于过程推理,有的案例着眼于人物线索,有的案例着眼于故事情节。不同的主题反映了不同的意图,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选案例要注意所选案例的问题意识、理论背景、写作风格和篇幅长短。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员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基于问题和探索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而案例中所富含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则是引发学员争论与思考的出发点。
不同主题的案例强调不同的理论背景,也体现不同的理论方面的要求,有的可能旨在应用某些理论观点基以决策或判断,有的则用以阐发某些理论的应用价值,有的要质疑某些理论并引导学员发散性的反思,有的则重在给学员进行一定理论思考的空间,以激发各种闪光的思想等等。另外,不同案例的写作风格迥异,篇幅长短不同,在教学中的适用有很大差别,也是需要注意的。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培训过程中,要如何选择案例呢?案例的选择,必须要明白案例的作用,以及其中的原理和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1.证实偏见原理
案例和观点是有联系的,要能够证明观点,打消学员固有的偏见。
普遍来说,培训所面对的对象多是有社会阅历的成年人,他们通常都不太能直接地接受他人的新奇理论。虽然很多人出于礼貌,可能并不会直接就质疑,但是对于讲师所提出的概念假设,人们按照惯常的心理都渴望能验证信息的有效性,这几乎是学员潜在的心理反应。因此,如果培训师仅仅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却没有运用案例进行论证,那么就能说服学员,他们也很难接受这些理论。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人们在学习时大多都不喜欢纯粹的理论,更不喜欢被人说教。因此,当培训师一味地抛出观点,学员很有可能暗暗地对此存有疑问,他会分析其中的道理,思考该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但是因为没有系统的知识,又很难做到,所以要培训的内容不免存在困难,有时甚至会存有怀疑。
如果学员对培训师的观点产生怀疑,那他同时也会对论据生出怀疑;同样,如果学员怀疑你的论据,他也会怀疑你的观点,这就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原理—证实偏见。学员心里的偏见,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因此,培训师能提供合宜、相关的案例,就可以很好地消除学员心里的疑惑。
2.典型性
案例必须要具有典型的特征,要能针对主题起到一针见血、以点带面的效果。
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员提前阅读,要组织学员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因此,一个优秀的案例必须要有普遍性、针对性,能突出地说明问题。培训师所使用的案例,不论有多么精彩,它也仅仅是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如果不能很好地说明论点,不能从中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那就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案例的存在就是为了说明论点,最好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简单有效性
案例必须要言简意赅,能够说明要害,同时它本身必须要经得起推敲、不能存在明显的争议和逻辑上的漏洞。
这也就是说,案例是绝对必要的,但是案例是为了论点而存在的,真正有用的知识点是培训师给出的结论。因此,案例不宜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让听众产生混淆、云里雾里的,找不着重点。此外,所有的案例必须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全方面地展现论点。通常来讲,一个观点,最多只能有三个案例,所以,重要的论点可以设置三个案例,次要论点可以是两个,一般的仅有一个。
4.具有美感
所选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感,能够与时俱进,要有一定现代特征下的美感。
有时,一场出色的培训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提升技能,还能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让学员能够觉察出语言组织的美感。培训就是一场经过讲师精心设计过的演讲,学员就是看其中的结构组织。培训的主题和论点就是大楼的整体框架,而案例就是其中的装饰物,它能让整场演讲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