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调秩序法
2025年08月10日
四、强调秩序法
课堂秩序是课堂上师生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体现出的状态和规则,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授课质量的有效保证,而课堂秩序混乱也是场面失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当出现课堂秩序的迹象时,培训师可以暂时停止授课,重申课堂纪律,使学员的注意力回到课程中。通常情况下,学员都会配合遵守纪律,毕竟大家是为了学习知识,浪费时间只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注意:
不要频繁强调秩序,如果培训师在一节课中几次三番的强调秩序,会给学员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暗示课程不够精彩,培训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控场。因此,除非出现极特殊情况,否则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方法,如果不得不强调秩序,也要注意一节课最多只能强调两次,不宜过多。
强调秩序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强调不一定非要培训师本人进行,可以通过事先安排,借他人之口说出。比如让培训助理在每次课前或休息时间上台强调纪律,这样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而且显得更加正式;也可以与培训的组织人员或带领学员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沟通,让他们负责强调秩序。
其次,培训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强调纪律的本质是强调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如果约束一方语言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被约束一方的反感。
例如:
“刚才大家表现很不好,在课堂上聊天看手机,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这里我再强调一下,这节课很重要,大家要认真听课,保证培训顺利完成,课程早点结束,大家也能早点回家。”
“同学们,大家刚才表现得很好,但是我相信,你们还可以表现得更好。大家来这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这节课内容很多,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吃力,因此大家要认真听课,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培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结束后,我们也能高高兴兴地回家。”
对比两种表达方式,后者明显优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