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胃肠食积证

3.胃肠食积证

【表 现】 口出酸腐臭气,嗳气频作,脘腹胀满,大便臭如败卵,舌苔垢腻,脉细弦滑。

【治 法】 消积导滞。

【处 方1】 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炒山楂20克  炒神曲15克  炒麦芽15克  陈皮10克

连翘10克  莱菔子20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9克

鸡内金15克  黄连6克  砂仁(后下)6克

【方 解】 山楂消油腻肉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麦芽消米面薯蓣食滞;莱菔子消痰浊之积;陈皮、法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鸡内金健胃消食;黄连清中焦郁热;砂仁燥湿理气醒脾。诸药合用,共奏消食导滞、理气和胃之功。

【加 减】 ①脘腹胀满者,加大腹皮20克,枳实20克,厚朴10克。②反酸反胃者,加枳实20克,煅瓦楞子30克。③大便溏稀者,加炒薏苡仁20 克,防风10克,马齿苋20克。

【处 方2】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大黄10克  枳实20克  炒神曲15克  茯苓15克

黄芩15克  黄连6克  炒白术15克  泽泻10克

炒莱菔子20克  法半夏9克  鸡内金15克

【方 解】 大黄攻积泻热,使食积从大便而下;枳实行气消积而除脘腹之胀满;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能厚肠止痢;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且可止泻;炒白术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炒神曲消食化滞,使食消而脾胃和;鸡内金健胃消食,法半夏祛湿化痰,莱菔子消食理气。诸药相伍,使积去滞消,则诸证自解。

【加 减】 ①大便溏泻者,加砂仁(后下)6 克,车前子(包煎)20 克,防风10克。②嗳腐吞酸者,加厚朴10克,煅瓦楞子30克。③纳呆不欲饮食者,加炒山楂15克,荷叶20克,砂仁6(后下)克。

【处 方3】 越鞠丸(《丹溪心法》)加减。

香附10克  炒苍术15克  陈皮9克  厚朴10克

川芎9克  炒栀子10克  紫苏梗10克  炒神曲15克

鸡内金15克  黄连6克  荷叶20克  砂仁(后下)6克

【方 解】 香附行气,开气郁;苍术燥湿,解湿郁;川芎活血,调血郁;栀子清热,除火郁;神曲消食积,去食郁。五药合用,使气畅而诸郁自解。厚朴行气除满化湿;陈皮、砂仁理气和胃,燥湿醒脾;鸡内金健胃消食;黄连清热燥湿;荷叶升清醒脾。

【加 减】 ①恶心欲呕者,加竹茹10克,枇杷叶10克。②胸脘满闷者,加瓜蒌20克,法半夏9克。③舌苔白浊厚腻者,加生薏苡仁30克,白豆蔻10克。

【处 方4】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加减。

木香9克  槟榔15克  青皮10克  陈皮9克

莪术6克  枳壳20克  黄连6克  黄柏10克

大黄8克  香附10克  莱菔子20克  鸡内金15克

【方 解】 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中止痛,消脘腹胀满,除里急后重,为君药。大黄攻积导滞,泄热通便;青皮、香附疏肝理气,消积止痛,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共为臣药。莪术祛瘀止痛,健胃消食;陈皮理气和胃;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莱菔子行气消食导滞,鸡内金健胃消食,均为佐药。诸药合用,以行气导滞为主,配以清热、攻下、活血之品,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

【加 减】 ①嗳气严重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20克。②脘腹胀痛者,加延胡索10 克,乌药15 克。③头蒙头痛者,加石菖蒲10 克,白芷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