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虚气陷证
【表 现】 脘腹坠胀,食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濡。
【治 法】 补气升陷,健脾和胃。
【处 方1】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党参15克 炙黄芪18克 白术15克 当归10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以黄芪益气升阳举陷为君。党参、白术为臣药,以加强黄芪的补中益气之功。陈皮、枳壳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均为佐药。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脘腹胀满者,加木香10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②大便溏薄者,加山药15克,白扁豆15克。③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克,藿香10克。④有寒象者,加附子(先煎)6克,肉桂3克。
【处 方2】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党参15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黄芪15克
砂仁(后)6克 山药15克 莲子肉15克 炒薏苡仁15克
桔梗10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健脾渗湿。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兼能止泻,为臣药。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培土生金,均为佐药。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舌淡、神疲、面色白者,加当归10克,川芎9克,白芍15 克。②腹痛里寒者,加干姜6克,肉桂6克。
【处 方3】 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加减。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陈皮10克 法半夏9克 砂仁(后下)6克 木香10克
炒山楂10克
【方 解】 本方主要健脾渗湿。方中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茯苓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法半夏燥湿降逆,陈皮、木香行气消胀,山楂消食化积。
【加 减】 ①纳少,不思饮食者,加神曲10克,鸡内金10克。②腹胀者,加枳壳10克,炒莱菔子10克。③气虚下陷明显者,加生黄芪15克,升麻6克。
【处 方4】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黄芪30克 法半夏9克 党参15克 炙甘草6克
独活10克 防风10克 白芍15克 羌活10克
橘皮10克 茯苓15克 柴胡6克 白术15克
【方 解】 本方主要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法半夏、陈皮、茯苓和胃除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和胃除湿之功。
【加 减】 ①湿郁化热者,加黄连3克,黄芩10克。②饮食偏少者,加鸡内金15克,神曲10克。
【处 方5】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脾胃论》)加减。
黄芪20克 人参15克 苍术15克 羌活10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黄芩10克 黄连6克
炙甘草6克 生石膏(先煎)15克
【方 解】 本方主要补脾益气,泻火升阳。方中人参、苍术、黄芪、甘草益气除湿以补脾胃,柴胡、升麻、羌活助阳益胃以升清气,黄芩、黄连、生石膏清胃以泻阴火。
【加 减】 ①胃热不明显者,原方去生石膏。②胃腹胀者,加陈皮10克,厚朴10克。③纳少不思饮食者,加神曲10克,炒莱菔子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