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肝脾失调证
【表 现】 上腹部不适或上腹部、胁部胀满,进食后明显,纳谷欠馨,或轻微恶心,大便质黏或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缓。
【治 法】 疏肝健脾,和胃化湿。
【处 方1】 柴芍六君子汤(《医宗金鉴》)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2克 太子参30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9克 陈皮6克 木香10克
香附15克 当归10克 郁金15克 焦三仙30克
【方 解】 方中柴胡、香附、当归、白芍、郁金疏肝活血,太子参、白术、茯苓、半夏、焦三仙健脾和胃祛湿,陈皮、木香理气健脾。
【加 减】 ①肝气郁滞明显者,加佛手10克。②胁胀、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9克,延胡索10克。③恶心较著者,加竹茹10克,姜半夏9克。④大便稀溏明显者,加苍术10克,砂仁(后下)6克。
【处 方2】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炒白术15克 当归10克
茯苓15克 炮姜6克 薄荷(后下)3克 木香10克
郁金15克
【方 解】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白术、茯苓、炮姜健脾和胃祛湿;木香理气健脾;薄荷条达肝气。
【加 减】 ①胁胀、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②恶心较著者,加陈皮10克,竹茹10克。③大便稀溏明显者,加苍术10克,砂仁(后下)6克。
【处 方3】 四逆散(《伤寒论》)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炒枳实15克 炙甘草3克
炒白术15克 党参15克 木香10克 砂仁(后下)6克
青皮10克 香附10克
【方 解】 方中柴胡、香附、白芍疏肝活血;枳实理气导滞;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和胃;青皮、木香、砂仁理气健脾燥湿。
【加 减】 ①肝气郁滞明显者,加佛手10克,香橼10克。②胁胀、胁痛明显者,加川芎10克,延胡索10克。③恶心较著者,加黄连3克,竹茹10克。④大便不通者,加枳实10克,生白术30克。
【处 方4】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炒枳壳1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0克 香附10克 川芎9克 郁金15克
香橼10克 厚朴10克
【方 解】 方中柴胡、香附、白芍、郁金、川芎疏肝活血;陈皮、香橼理气健脾;苍术、厚朴燥湿理气健脾;甘草健脾和中。
【加 减】 ①肝气郁滞明显者,加佛手10克。②胁胀、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9克,延胡索10克。③恶心较著者,加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竹茹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