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湿热中阻证
【表 现】 胃灼热,纳差,恶心,胃腹胀满,大便黏滞或肛门灼热,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 法】 清热化湿,理气开郁。
【处 方1】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减。
法半夏9克 茯苓30克 枳实10克 竹茹10克
黄连6克 陈皮10克 薏苡仁20克 杏仁9克
豆蔻6克 滑石(包煎)15克 厚朴10克
【方 解】 本方主要治疗痰热阻胃所致胃灼热。方中法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竹茹甘寒,清热化痰;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化痰和胃,止呕除烦;茯苓健脾祛湿;黄连清胃热;薏苡仁、豆蔻、杏仁健脾利湿;滑石清热利湿;厚朴行气宽中。诸药合用,清湿热,和胃气。
【加 减】 ①脘腹胀满者,加枳壳10克,苏梗10 克。②口苦者,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③胁肋胀痛者,加延胡索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
【处 方2】 清中汤(《医学心悟》)加减。
黄连6克 栀子9克 香附12克 陈皮12克
半夏9克 吴茱萸1克 草豆蔻6克 茯苓15克
黄芩10克 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治疗湿热困于中焦所致胃灼热。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热燥湿,半夏、茯苓、草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吴茱萸与黄连组成左金丸,有清胃热之作用。
【加 减】 ①热盛便秘者,加大黄(后下)5克,枳实9克;②气滞腹胀者,加厚朴9克,大腹皮12克;③热偏重者,加生石膏(先煎)15克,知母10克。
【处 方3】 自拟方。
法半夏9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厚朴10克
八月札15克 瓦楞子30克 乌贼骨30克 黄芩10克
蒲公英15克 木香10克 薏苡仁20克
【方 解】 本方主要治疗湿热中阻、肝胃不和所致胃灼热。方中陈皮、枳壳、厚朴、八月札疏肝理气,解郁消胀;法半夏、陈皮、木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瓦楞子、乌贼骨制酸和胃;生薏米、黄芩、蒲公英清化湿热,解毒和胃。诸药合用,可清湿热、调升降、和脾胃。
【加 减】 ①反胃呃逆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竹茹10克。②脘闷腹胀者,加枳实15克,莪术9克。③食欲缺乏,餐后胃脘胀满者,加神曲10克,鸡内金20克,砂仁(后下)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