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胃络瘀阻证

7.胃络瘀阻证

【表 现】 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胃痛拒按,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呕血黑粪,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 法】 活血通络,理气化瘀。

【处 方1】 丹参饮(《时方歌括》)合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丹参15克  檀香(后下)6克 砂仁(后下)6克  生蒲黄(包煎)10克

五灵脂10克  白芍10克  当归10克  甘草6克

【方 解】 胃是多血多气之腑,气行则血行,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阴虚湿阻、感受外邪等病理因素,皆可造成胃络瘀阻之病症。治当活血通络,理气化瘀。方中丹参、生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为君药;檀香、砂仁行气止痛,共为臣药;白芍配当归养血活血,合甘草养血、缓急止痛,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克,郁金10克。②气虚者,加炒白术15克,炙黄芪15克。③黑粪者,加三七粉(冲服)6克,白及10克。【处 方2】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生地黄12克  桃仁12克  红花12克  枳壳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桔梗10克  甘草6克

当归10克  牛膝10克  赤芍15克

【方 解】 胃为多血多气之腑,气行则血行,若胃气失和,气机不利,病程迁延日久,病久入络,成胃络瘀阻之证。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为君药。川芎、赤芍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宽中行气,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瘀血化热者,加黄连6克,蒲公英15克。②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克,绞股蓝15克。③黑粪者,加三七粉(冲服)6克,白及10克。

【处 方3】 自拟方。

生蒲黄(包煎)10克  五灵脂10克  赤芍10克  丹参15克

白花蛇舌草20克  莪术9克  藤梨根15克  鸡内金20克

海螵蛸15克  浙贝母10克  陈皮10克  半夏9克

甘草6克

【方 解】 胃络瘀阻之证,治当活血通络,理气化瘀。方中丹参、生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莪术化瘀散结,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解毒散结,化瘀、解毒、散结之药易损伤脾胃,故用鸡内金消化食健胃,陈皮、半夏理气和胃,海螵蛸、浙贝母护膜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加 减】 ①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克,郁金10克。②气虚者,加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炙黄芪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