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脾胃气虚证

5.脾胃气虚证

【表 现】 胃脘隐痛,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食欲缺乏,食后腹胀,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脉细。

【治 法】 健脾益气,运中和胃。

【处 方1】 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木香(后下)10克  砂仁(后下)6克  白术15克  甘草10克

党参15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法半夏9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鸡内金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

【方 解】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脾胃虚弱,胃气呆滞,脾运不及,治当益气健脾、运中和胃。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法半夏、陈皮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木香、砂仁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白花蛇舌草解毒消痈;鸡内金健脾消食;肝属木,脾属土,脾胃虚弱日久,则肝亦会克而犯之,进一步损伤脾胃,故以柴胡疏肝理气;合白芍柔肝止痛、补肝血。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加 减】 ①脘腹胀满者,加炒枳壳10克,厚朴10克,焦三仙各10克。②腰膝酸软者,加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③痞满明显者,加苏梗10 克,香橼10克。④气血虚者,加黄芪30克,当归10克。⑤便溏者,加炒薏苡仁30克,白扁豆15克。⑥有寒者,加干姜6克。

【处 方2】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党参12克  黄芪15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6克

柴胡10克  升麻6克  当归10克  陈皮6克

炒薏苡仁30克  砂仁(后下)6克

【方 解】 本病病程较长,工作、情绪、饮食与病患相互影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久病会损伤正气,中气不足,治宜健脾益气,升清降浊,调和脾胃。方中黄芪补中益气,重用为君。党参、白术、炙甘草、炒薏苡仁合用,助黄芪健脾益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营血亦亏,故以当归养血和营,以助黄芪、党参补气养血;陈皮、砂仁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助君药提升下陷之中气,为佐使;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疼痛明显者,加木香10克,川楝子6克。②气滞者,加香附10克,枳实10克,佛手10克。③气虚瘀血者,原方去党参,加生蒲黄(包煎)10克,炒五灵脂10克。④湿浊中阻者,加厚朴10克,藿香10克。

【处 方3】 自拟方。

党参15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山药15克

陈皮6克  法半夏9克  神曲10克  鸡内金10克

黄芪15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胃气呆滞,脾运不及,治当益气健脾、运中和胃。方中党参益气健脾,为君药。黄芪益气,白术健脾,以加强党参益气健脾之功,共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山药健脾益肾,加强健脾之力;法半夏、陈皮理气和胃;神曲、鸡内金健脾消食,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脘腹胀满者,加炒枳壳10克,厚朴10克。②痞满明显者,加苏梗10克,香橼10克。③气血虚者,加黄芪30克,当归10克。④便溏者,加砂仁(后下)6克,白扁豆15克。⑤有寒者,加干姜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