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血虚阴亏证

2.血虚阴亏证

【表 现】 腹痛不适,便质燥结如球,排便艰难,伴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唇甲不华,舌质淡红或红赤,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治 法】 养血润燥,滋阴通便。

【处 方1】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

当归30克  生地黄15克  熟地黄15克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川芎6克  玄参15克  麦冬15克

枳实15克

【方 解】 此方重在滋阴养血、润肠通便。当归、白芍、玄参、麦冬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熟地黄养血滋阴,滋补肾精,配伍当归、白芍补养肝血;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止痛;川芎辛窜之品入血分,理血中之气;枳实下气破结,以泻肝气之壅滞,调畅中焦运化之气机。

【加 减】 ①腹胀脘痞明显,加陈皮10克,香附10克。②伴有心烦口干,舌红少津,加知母12克,沙参20克。③两胁胀痛或串痛,加延胡索15克,川楝子9克。④失眠重者,加酸枣仁30克,茯苓30克。

【处 方2】 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

生地黄30克  当归20克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川楝子9克  牡丹皮15克  沙参15克  麦冬15克

枸杞子15克

【方 解】 此方偏于清肝凉血、滋阴养肝。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以清补肝肾;当归、白芍、枸杞子、麦冬、沙参滋阴养血以柔肝;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止痛;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

【加 减】 ①大便干结甚者,加火麻仁30克,郁李仁10克。②伴有心烦口干者,加知母12克,栀子15克。③口苦咽干者,加黄芩10克。④两胁胀痛或串痛,加柴胡10克,莪术9克,香附12克。⑤兼气虚乏力者,加黄芪20克,党参15克。

【处 方3】 丹栀逍遥散(《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柴胡10克  薄荷(后下)6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生白术30克  牡丹皮15克  栀子10克

甘草9克

【方 解】 此方偏于清肝凉血、健脾养血润肠。柴胡疏肝经之热郁,疏肝理气;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且白芍可缓急止痛;生白术健脾助气血生化,大剂生用有润肠通便之功;栀子、薄荷清肝经郁热。

【加 减】 ①大便干结甚者,加火麻仁30克,虎杖15克。②伴有口苦口干者,加黄芩10克,天花粉15克。③两胁胀痛或串痛者,加莪术9克,香附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