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阴虚夹湿证
【表 现】 多为合并糖尿病者,每由饮食失调、劳累诱发或加重。症见脐腰隐痛,腹满,口渴思饮,夜尿多,便溏,体瘦,舌质红,有裂纹,苔白滑或微黄,脉沉弦或细数。
【治 法】 养阴生津,健脾化湿。
【处 方1】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合胃苓汤(《丹溪心法》)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20克 淮山药15克
山萸肉15克 牡丹皮10克 泽泻10克 茯苓15克
苍术15克 厚朴6克 陈皮10克 六一散(包煎)20克
炒白术15克 猪苓10克 车前子(包煎)10克
【方 解】 方用生地黄、山药、山萸肉养阴生津,知母、黄柏、牡丹皮养阴清热,苍术、白术、厚朴、陈皮健脾燥湿,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六一散等祛湿。全方养阴清热而不助湿,利水祛湿而不伤阴。
【加 减】 ①腹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6克。②口渴较甚者,加地骨皮15克,天花粉15克。③夜尿多,加益智仁15克,菟丝子15克。④便溏或便次增多者,加砂仁(后下)6克,炒薏苡仁30克。
【处 方2】 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加减。
北沙参12克 天冬12克 熟地黄12克 黄柏10克
砂仁(后下)6克 猪苓15克 六一散(包煎)20克
【方 解】 方用沙参、天冬、熟地黄养阴生津;黄柏养阴清热祛湿;砂仁健脾燥湿;猪苓、六一散祛湿。全方养阴清热而不助湿,利水祛湿而不伤阴,标本兼治。
【加 减】 ①腹痛者,加白芍15克,炙甘草6克。②口渴较甚者,加地骨皮15克,天花粉10克。③夜尿多者,加菟丝子15克,益智仁15克。④便溏或便次增多,加苍术15克。
【处 方3】 春泽汤(《医方集解》)加减。
沙参15克 炒白术15克 泽泻10克 茯苓15克
猪苓10克 菟丝子15克
【方 解】 方用沙参养阴生津;白术健脾祛湿;茯苓、猪苓、泽泻祛湿清热,菟丝子缩泉固尿。
【加 减】 ①腹痛明显者,加白芍15克,炙甘草6克,延胡索10克。②口渴较甚者,加生地黄15克,天花粉15克。③兼气虚者,加太子参30克,黄芪15克。
【处 方4】 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天冬10克 麦冬10克 生地黄15克 茯苓15克
石斛15克 黄芩10克 茵陈15克 六一散(包煎)20克
枳壳15克 车前子(包煎)10克
【方 解】 方用天冬、麦冬、熟地黄、生地黄、石斛养阴生津;黄芩清热;茯苓、车前子、六一散、茵陈清热祛湿;枳壳理气消胀。
【加 减】 ①腹痛明显者,加白芍15克,炙甘草6克。②口渴较甚者,加地骨皮15克,天花粉10克。③夜尿多者,加菟丝子15克,山萸肉10克。④兼气虚者,加太子参30克,黄芪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