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肝胃气滞证

2.肝胃气滞证

【表 现】 胃脘胀满或胀痛,痛连胁肋,每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嗳气、矢气则痛舒,善太息,胸闷不舒,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处 方1】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柴胡15克  白芍15克  枳壳10克  甘草10克

醋香附10克  佛手10克  川芎10克  陈皮6克

白术15克  鸡内金10克

【方 解】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横逆犯胃,致胃气壅滞,胃失和降,则胃脘胀满,嗳气频作,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中柴胡为君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疏肝解郁,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白术、鸡内金健脾和胃,补脾实土以御肝侮,陈皮、枳实理气行滞,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同时可防诸药之升散而耗伤阴血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胁肋胀甚者,加青皮10克,郁金10克。②胃脘胀痛甚者,加川楝子9克,山楂10克,神曲10克。③气滞血瘀明显者,加生蒲黄(包煎)10克,醋五灵脂10克,三七粉(冲服)3克。④反酸水者,加黄连6克,制吴茱萸1克,海螵蛸15克,浙贝母10克。⑤肝郁化火者,加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⑥失眠焦虑者,加酸枣仁30克,合欢花30克。

【处 方2】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15克  当归15克  陈皮6克  佛手10克

白芍15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香橼10克

延胡索10克  炙甘草10克

【方 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为君药。佛手、香橼疏肝理气,加强柴胡疏肝之力,为臣药。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归、芍与柴胡同用,意在补肝阴,和肝血,调肝气;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和胃,以实脾土,共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加 减】 ①肝郁气滞较甚者,加香附10克,郁金10克。②大便干硬者,加虎杖15克,火麻仁30克。③气郁化火者,加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

【处 方3】 自拟方。

柴胡15克  白芍15克  枳实10克  甘草10克

香橼10克  佛手10克  姜半夏9克  陈皮6克

白术15克  鸡内金10克

【方 解】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中柴胡为君疏肝解郁。香橼、佛手助柴胡疏肝解郁,共为臣药。白术、鸡内金健脾和胃,补脾实土以防肝侮,陈皮、枳实理气行滞,姜半夏和胃降逆,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同时可防诸药之升散而耗伤阴血,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胁肋胀甚者,加青皮10克,郁金10克。②食欲欠佳者,加山楂10克,神曲10克。③气滞血瘀明显者,加生蒲黄(包煎)10克,醋五灵脂10克,三七粉(冲服)3克。④反酸水者,加海螵蛸15克,浙贝母10克。⑤肝郁化火者,可酌加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⑥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30克,虎杖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