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脾胃湿热证
【表 现】 胃脘痞满,食少纳呆,口干不欲饮,口苦心烦,身重困倦,大便不爽,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 法】 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处 方1】 清中汤(《医学心悟》)加减。
陈皮10克 半夏9克 茯苓15克 栀子10克
黄连6克 豆蔻(后下)10克 甘草6克
【方 解】 湿热中阻脾胃,治当清化湿热。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清热化湿之功。
【加 减】 ①胃胀明显,加槟榔9克,厚朴10克。②嗳气呃逆明显者,加紫苏梗10克,柿蒂9克。③心烦易怒者,加香附10克,栀子9克。④舌苔厚腻,加广藿香10克,佩兰10克。⑤胸脘满闷甚者,加瓜蒌15克,枳壳10克。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0克,旋覆花(包煎)10克。
【处 方2】 连朴饮(《霍乱论》)加减。
厚朴10克 黄连6克 石菖蒲10克 法半夏9克
栀子6克 豆豉10克 芦根20克 黄芩10克
【方 解】 湿热潜伏,清浊相干,胃失和降,脾失升清,故胃脘痞满,口苦心烦,治宜健脾和胃,清热祛湿。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朴理气祛湿;石菖蒲芳香化湿;法半夏和胃燥湿;芦根清热和胃除烦,更加栀子、豆豉清宣郁热而除烦闷。诸药配伍,使湿热一除,脾胃即和。
【加 减】 ①腹胀明显者,加枳实10克,厚朴10克。②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0克,藿香10克,旋覆花(包煎)10克。③心烦易怒者,加夏枯草15克,栀子9克。④胸脘满闷甚者,加瓜蒌15克,枳壳10克。
【处 方3】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减。
半夏9克 陈皮10克 竹茹10克 茯苓15克
栀子9克 黄连6克 枳实10克 甘草6克
【方 解】 方中黄连、栀子清泻胃热;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燥湿;竹茹清热化痰;枳实行气导滞;茯苓健脾利湿;甘草益脾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清热化湿之功。
【加 减】 ①恶心呕吐者,加广藿香9克,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②心烦易怒者,加夏枯草15克,栀子9克。③大便秘结者,加瓜蒌15克,虎杖15克。
【处 方4】 自拟方。
黄连6克 黄芩10克 陈皮10克 半夏9克
茯苓15克 厚朴10克 石菖蒲10克 甘草6克
【方 解】 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石菖蒲、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厚朴行气祛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配伍,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加 减】 ①腹胀明显者,加枳实20克。②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0克,藿香10克,旋覆花(包煎)10克。③饮食少者,加神曲10克,炒莱菔子10克。④胸脘满闷甚者,加柴胡10克,枳壳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