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食滞便秘
【表 现】 伤食之后即出现大便秘结,或大便秽臭不爽,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治 法】 导滞通便。
【处 方1】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大黄10克 炒枳实10克 黄芩10克 黄连6克
莱菔子15克 鸡内金10克 炒神曲10克 炒白术15克
【方 解】 每因饮食不慎而致食积停滞,食积化热,阻碍气机而发为便秘,宜消食导滞治其标为急。方中大黄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枳实、莱菔子行气消积以除脘腹之胀满;黄芩、黄连清热燥湿;鸡内金、神曲消食和胃;白术健脾以加强消化之力。诸药合用,食积消而脾胃自健,病可除也。
【加 减】 ①腹胀甚者,加槟榔10克,厚朴6克。②呕吐者,加竹茹10克。
【处 方2】 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炒山楂15克 炒神曲10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 莱菔子15克 连翘10克 枳实10克
虎杖15克
【方 解】 本方重在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方中重用山楂,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为君药。神曲消食健脾,善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并为臣药。君臣相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因食阻气机,胃失和降,故用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食积易于生湿化热,又以茯苓渗湿健脾;连翘清热而散结;枳实、虎杖理气通腑,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消食和胃、清热祛湿之功,使食积得消,胃气得和,热清湿去,诸症自愈。
【加 减】 ①食滞较重者,加槟榔10克,厚朴10克。②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者,加黄芩12克,黄连6克。③大便秘结甚者,加大黄10克。④兼脾虚者,加炒白术15克。
【处 方3】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加减。
枳实10克 干姜6克 麦芽15克 茯苓15克
姜半夏9克 党参15克 厚朴10克 白术15克
黄连6克 虎杖15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治疗脾虚食滞,寒热夹杂之证。方中枳实行气消痞,以治痞满;人参补益脾胃,以治中虚,共为君药。脾胃气滞,以厚朴下气除满,助枳实以治气滞;白术健脾益气,助人参以治中虚;气滞生热,以黄连清泻胃热,以治蕴热;气虚生寒,以干姜温脾散寒,以治虚寒,共为臣药。脾虚生湿,以茯苓助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并渗利湿浊;饮食不消,以麦芽消食和胃;胃气不降,以半夏醒脾燥湿,降逆和胃;枳实、虎杖理气通腑,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为使药。
【加 减】 ①脾虚甚者,重用人参、白术以增益气健脾之功。②偏寒者,减黄连,加重干姜用量,可再加高良姜6克。③胀满重者,加陈皮10克,木香10克。
【处 方4】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加减。
木香10克 槟榔10克 枳壳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香附10克 莪术10克 黄连6克
黄柏10克 大黄10克 神曲10克 莱菔子10克
【方 解】 本方用于饮食积滞内停、气机壅塞、郁而化热所致脘腹痞满胀痛、大便不通。方中木香、槟榔行气化滞,消脘腹胀满。大黄攻积导滞、邪热通便,陈皮、青皮行气化积,助木香、槟榔之力。香附、莪术疏肝解郁,破血中之气。枳壳下气宽肠。黄连、黄柏清热燥湿,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
【加 减】 ①腹痛者,加元胡10克。②腹胀者,加厚朴10克。③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克,陈皮10克,生姜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