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胃下垂

第11章 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腹胀及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日久可见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

《灵枢·本藏》曰:“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灵枢·本藏·藏府应候》曰:“脾应(内)肉者,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糜者胃薄……肉胭不坚者,胃缓。”胃下垂属于中医胃缓、胃下、胃痞、嘈杂范畴。病因有外邪入里、食滞中阻、痰湿阻滞、七情失和及素体脾胃虚弱。病位在胃,而与脾、肝、肾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水湿不化,痰气交阻,或食滞内停,食谷不化,阻滞脘腹,气虚运血无力,痰湿阻遏气机,则可导致血瘀。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气机郁滞,日久血行不畅,亦可导致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