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上消化道出血
2025年09月26日
第12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多见,其次是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其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还有食管疾病如贲门黏膜撕裂症、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道裂孔疝等,胃疾病如胃黏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急性胃扩张、胃息肉、胃手术后病变等,胆胰疾病如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等,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血管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急性感染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中医学“吐血”“便血”范畴,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称为呕血。古代曾将吐血之有声者称为呕血,无声者称为吐血。但从临床实际情况看,两者不易严格区别,且在治疗上亦无区分的必要,正如《医碥·吐血》说:“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