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气郁滞证

4.肝气郁滞证

【表 现】 嗳气,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则舒,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处 方1】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川芎10克  香附10克  姜半夏9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壳、川芎、香附、白芍增强柴胡疏肝行气之力,并能活血止痛;陈皮、姜半夏、茯苓和胃降逆;甘草和药。诸药合用,肝气得疏,胃气得降,嗳气自止。

【加 减】 ①嗳气频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20克。②胃脘灼热、反酸者,加乌贼骨15克,黄连6克,吴茱萸1克。③胃胀甚者,加枳实10克,虎杖15克。④肝郁化热者,加栀子10克,黄连6克,吴茱萸1克。⑤痛甚者,加川楝子9克,三七粉(冲服)3克。

【处 方2】 五磨饮子(《医方考》)加味。

木香10克  沉香(冲服)3克  槟榔15克  枳实20克

乌药15克  柿蒂15克  枇杷叶10克

【方 解】 方中乌药疏肝解郁;沉香下气降逆;枳壳、槟榔行气导滞;柿蒂、枇杷叶理气降逆。诸药相合,共奏行气降逆、宽胸散结之功。

【加 减】 ①有热者,加栀子10克,黄芩10克。②夹痰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陈皮10克。③夹瘀者,加川芎10克,延胡索10克。

【处 方3】 四逆散(《伤寒论》)加味。

柴胡10克  枳实15克  白芍15克  甘草6克

炒白术15克  姜半夏9克  枳壳20克  厚朴10克

茯苓15克

【方 解】 方中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白芍敛阴和阳,条达肝气;炒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姜半夏和胃降逆;枳壳、厚朴行气消胀。诸药共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加 减】 ①乏力、脘腹胀满者,加党参15克,苏梗10克。②口苦有热者,加黄连6克,栀子10克。③胁肋胀痛明显者,加香附10克,郁金15克。

【处 方4】 自拟方。

玫瑰花6克  香附15克  党参15克  旋覆花(包煎)10克

煅赭石(先煎)30克  木香10克  郁金10克  白芍15克

甘草6克

【方 解】 方中玫瑰花芳香行气,味苦疏泄,有疏肝解郁、醒脾和胃之功;旋覆花性温,能下气消痰,可降胃气,降逆止嗳;代赭石质重性降,善降上逆之嗳气;木香、郁金行气活血;白芍、甘草酸甘养肝阴。

【加 减】 ①胁肋胀痛者,加香附10克,川芎10克。②肝气郁而化热,口苦、咽干者,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玄参15克。③腹胀、便秘者,加枳壳10克,枳实15克,虎杖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