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饮食积滞证

3.饮食积滞证

【表 现】 嗳气,脘腹饱胀,食后胀甚,胸闷,纳呆,嗳腐吞酸,大便不成形或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 法】 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处 方1】 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炒山楂15克  茯苓15克  神曲10克  陈皮10克

莱菔子10克  半夏10克  连翘10克  枳实10克

鸡内金10克

【方 解】 本方是治食积之常用方。方中重用山楂为君,消食开郁,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臣以神曲消食健脾,善消酒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善消谷面之积。三药配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加入鸡内金以增强消食之力。食阻气机,胃失和降,故佐半夏、陈皮行气化滞,降逆和胃而止逆;茯苓淡渗利湿,健脾以止泻。食积易于化热,连翘清热散结,以治食积所化之热,共为佐药。诸药相合,消食之中佐以理气和胃与清热散结之品,使食积得消,胃气得和,诸症自愈。

【加 减】 腹胀甚者,加槟榔10克,厚朴6克。胃腹痛而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后下)3克,玄明粉(冲服)3克。呕吐者,加竹茹10克。

【处 方2】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生大黄(后下)6克 枳实20克  神曲15克  茯苓15克

黄芩10克  黄连6克  白术15克  竹茹10克

陈皮10克  姜半夏9克

【方 解】 方中大黄苦寒泻下,使积热从大便而下;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胀;神曲消食化滞,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姜半夏、竹茹、陈皮化痰降逆和胃。诸药合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降逆和胃,嗳气则止。

【加 减】 ①腹胀重、大便不通者,加厚朴10克,槟榔10克。②呕吐者,加旋覆花(包煎)10 克,煅赭石(先煎)20 克。③脘腹胀满者,加枳壳10 克,大腹皮20克。

【处 方3】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和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加减。

旋覆花(包煎)10克 代赭石(先煎)20克 柿蒂10克  刀豆子10克

橘皮12克  法半夏9克  木香10克  槟榔10克

青皮10克  枳实15克  莱菔子10克 生大黄5克

【方 解】 方中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呕噫,代赭石质重降逆而下气;柿蒂和胃降逆;橘皮性温行气和胃以止嗳气;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刀豆子、莱菔子、木香、槟榔、青皮、枳实,行气导滞,化积通便;大黄泄热通便。全方化积导滞,和胃降逆,以止嗳气。

【加 减】 ①腹胀、便秘者,加厚朴10克,大腹皮20克,虎杖15克。②食积化热,口苦,口臭者,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③若胃脘痞塞、有痰者,加竹茹10克,陈皮10克。④胃脘胀满、呕吐者,加陈皮10克,生姜10克。

【处 方4】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加减。

党参15克  茯苓15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法半夏9克  麦芽15克  神曲12克  枳壳10克

厚朴10克  黄连6克  莱菔子10克

【方 解】 方中党参、茯苓健脾利湿;青皮、陈皮理气消胀;法半夏降逆和胃,化痰;麦芽、神曲、莱菔子理气消食;枳壳、厚朴行气宽中下气;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健脾消食,理气化积。

【加 减】 ①口苦、嗳腐吞酸明显者,加黄芩10克,海螵蛸30克。②腹胀、胁胀者,加木香10克,佛手10克。③大便不畅、腹胀者,加虎杖15克,大腹皮20克。

【处 方5】 自拟方。

党参15克  茯苓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0克

砂仁(后下)6克  莪术9克  鸡内金20克  莱菔子10克

竹茹10克  枳壳10克  厚朴10克

【方 解】 方中党参、茯苓、白术健脾助运;陈皮、砂仁化湿理气和胃;莪术理气活血消积;鸡内金、莱菔子、竹茹化食消积,理气化痰;枳壳、厚朴行气消胀,下气除满。诸药合用,可健脾理气、和胃降逆。

【加 减】 ①反胃、呕吐者,加姜半夏9克,旋覆花(包煎)10克。②腹胀、便秘者,加瓜蒌30克,枳实20克,虎杖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