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肝气犯胃证

2.肝气犯胃证

【表 现】 胃灼热反酸,嗳气,胃脘或胀或痛,连及两胁,舌淡红,舌苔白,脉弦。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处 方1】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柴胡12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海螵蛸20克

川芎10克  香附10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

郁金10克  浙贝母12克  甘草6克

【方 解】 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川芎、郁金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疏解肝经之郁滞;陈皮理气行滞;枳壳行气宽中除胀;芍药、甘草柔肝养肝;浙贝母、海螵蛸制酸和胃;厚朴下气除满。诸药合用,疏肝解郁,制酸和胃。

【加 减】 ①胃胀、呃逆者,加紫苏梗10克,法半夏9克。②腹胀、便溏者,加炒白术15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③咽喉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加紫苏子10克,法半夏9克,茯苓15克。

【处 方2】 小柴胡汤(《伤寒论》)和乌贝散(《实用中药学》)

柴胡10克  黄芩15克  法半夏9克  党参15克

浙贝母15克  海螵蛸30克  瓦楞子30克  煅赭石(先煎)15克

茯苓15克

【方 解】 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则胸胁苦满,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方中柴胡疏解少阳气机;黄芩清肝泄热,法半夏降逆和胃;茯苓、党参健脾和胃;浙贝母清热散结;海螵蛸、瓦楞子制酸止痛;煅赭石重镇降逆,兼以制酸。

【加 减】 ①胸胁胀痛者,加玄胡索10克,佛手10克,薤白10克。②口苦,咽干者,加栀子10克,玄参20克。③小便短赤,热痛者,加车前子(包煎)20克,白茅根15克。

【处 方3】 自拟方。

柴胡12克  法半夏9克  橘络12克  北沙参15克

郁金15克  炒白术15克  合欢花15克  莪术10克

黄连10克  白芍10克  枳壳10克  海螵蛸30克

【方 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连清胃热;枳壳、郁金助柴胡理气疏肝;白芍柔肝敛肝,并可制约柴胡之燥性;沙参养阴,配合白芍以制燥;法半夏降气化痰;莪术理气活血;白术健脾,以补益脾土,以防木旺克土;合欢花、橘络疏肝活络;海螵蛸制酸止痛。诸药合用,肝气得舒,胃气和降,则诸证自除。

【加 减】 ①口苦、吐酸者,加黄芩10克,牡丹皮10克。②头痛、目赤者,加菊花12克,栀子10克。③脘腹胀满者,加厚朴10克,枳实15克。④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15克,虎杖10克。⑤失眠多梦者,加煅龙骨(先煎)30克,煅牡蛎(先煎)30克。

【处 方4】 自拟方。

柴胡10克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牡丹皮15克

合欢花10克  玫瑰花8克  代代花10克  凌霄花10克

瓦楞子30克

【方 解】 方中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当归、牡丹皮柔肝敛肝,养血清肝;合欢花、玫瑰花疏肝解郁安神;代代花、凌霄花行气活血宽中;瓦楞子制酸散结。诸药合用,疏肝理气,制酸和胃。

【加 减】 ①胁肋胀痛者,加延胡索10克,川芎10克。②口干、口苦者,加玄参20克,生地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