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口腔溃疡

第2章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或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为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可单发或多发,可发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出现椭圆形或者圆形的浅表性溃疡,有明显的局部灼痛感,而全身症状较轻,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情况下7~10天即可愈合,但可反复发生。口腔溃疡发病率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均可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女性发病较为多见,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学的“口疮”范畴。口腔溃疡虽病在口腔,但其发病却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口疮主要病因病机如下:一是外感六淫,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六是先天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渍口舌,寒凝血瘀,久致口舌生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