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气滞血瘀证

5.气滞血瘀证

【表 现】 自觉咽喉中有异物,固定不移,症多迁延日久,唇暗或两目暗黑,舌红瘀点,舌下脉络曲张,苔薄,脉弦或涩。若为妇人,经期多痛经,伴小腹刺痛。

【治 法】 理气活血,利咽散结。

【处 方1】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桃仁12克  红花10克  当归15克  生地黄20克

川芎10克  牛膝10克  赤芍15克  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玄参15克  威灵仙10克

【方 解】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行气宽中;生地黄、赤芍、玄参凉血清热,又合当归养血润燥,滋养肝阴;威灵仙散结利咽。诸药合用,使瘀去气行,则诸证可愈。

【加 减】 ①胁下有痞块者,加延胡索10克,郁金10克。②胸痛、胸闷者,加丹参15克,薤白10克。③痛经、闭经者,加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④小腹刺痛且受凉后加重者,加小茴香10克,炮姜9克。⑤肩臂、腰腿疼痛者,加羌活10克,秦艽10克。

【处 方2】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和四逆散(《伤寒论》)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枳实15克  桃仁9克

红花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2克  生地黄15克

胖大海10克  木蝴蝶6克

【方 解】 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解肝郁;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条达肝气;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桃仁、红花、川芎活血行气;当归、生地黄、白芍滋阴清热;胖大海、木蝴蝶疏肝利咽。

【加 减】 ①咽痛、咽痒者,加牡丹皮12克,栀子10克。②胁下胀痛者,加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③痛经、小腹痛者,加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

【处 方3】 自拟方。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延胡索10克  白芍15克

枳壳15克  香附10克  郁金10克  佛手10克

生地黄15克  西青果10克  生甘草6克

【方 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香附行气;川芎、延胡索、郁金理气活血;佛手疏肝理气;西青果、生甘草清热利咽;生地黄滋阴生津。诸药合用,可理气活血,养阴利咽。

【加 减】 ①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9克,三七粉(冲服)6克。②口干、咽干者,加麦冬15克,玄参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