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饮食积滞证

5.饮食积滞证

【表 现】 胃脘痞满,胀痛不舒,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后症轻,矢气臭秽,舌苔垢腻,脉细弦滑。

【治 法】 消积导滞,和胃降逆。

【处 方1】 枳实导滞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

枳实15克  大黄9克  白术15克  焦三仙3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  半夏曲9克  炒莱菔子10克

鸡内金9克  厚朴10克

【方 解】 积滞内停,气机壅塞,传导失司,故脘腹痞满、胀痛,治当消积导滞,和胃降逆。方中大黄苦寒泻下,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满;焦三仙、鸡内金消食化滞;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曲、厚朴健脾祛湿化痰,使攻积而不伤正。诸药合用,共成消食导滞、清热祛湿之剂,使食积去,湿化热清,诸证自愈。

【加 减】 ①胃胀明显者,加槟榔9克,紫苏梗10克。②舌苔厚腻者,加苍术15克,茯苓15克。③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包煎)10 克,代赭石(先煎)30 克。④腹胀便秘者,加芒硝(冲服)6克,火麻仁15克。

【处 方2】 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焦山楂20克  焦神曲10克  半夏9克  陈皮10克

炒莱菔子10克  茯苓15克  连翘6克

【方 解】 积滞内停,气机壅塞,传导失司,故脘腹痞满、胀痛,治当消积导滞,和胃降逆。方中焦山楂能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善化酒食陈腐之积;炒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诸药相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因食阻气机,胃失和降,故用半夏、陈皮行气化滞;食积日久生湿化热,又以茯苓渗湿健脾,连翘清热而散结。诸药相合,使食积得消,胃气得和,热清湿去,诸症自愈。

【加 减】 ①胃胀明显者,加紫苏梗10克,香附10克。②胃中灼热痛者,加海螵蛸15克,浙贝母10克。③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④腹胀便秘者,加枳实20克,虎杖15克。

【处 方3】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加减。

木香10克  槟榔10克  大黄6克  青皮10克

香附10克  莪术6克  陈皮10克  黄连6克

【方 解】 积滞内停,气机壅塞,传导失司,故脘腹痞满、胀痛,治当消积导滞,和胃降逆。方中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消脘腹胀满,除里急后重;大黄攻积导滞,泻热通便;青皮、香附行气化积,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莪术疏肝解郁,破血中之气;陈皮理气和胃,健脾燥湿;黄连清热燥湿。综观全方,以行气导滞为主,配以清热、攻下、降逆和胃之品,使积滞下,则诸症自愈。

【加 减】 ①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0克,枳实20克。②饮食少者,加神曲10克,炒莱菔子10克。③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④大便秘结者,加枳实20克,火麻仁30克。

【处 方4】 自拟方。

焦三仙30克  木香10克  陈皮10克  砂仁(后下)6克

黄连3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积滞内停,气机壅塞,传导失司,故脘腹痞满、胀痛,治当消积导滞,和胃降逆。方中焦三仙消食化滞以消食积;木香、陈皮、砂仁理气和胃,助运而消痞;黄连清热燥湿;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炙甘草健脾和药。诸药合用,消补兼施,使脾健食消,湿祛热清,诸症自除。

【加 减】 ①胃腹胀明显者,加姜半夏9克,枳实20克。②饮食少者,加神曲10克,鸡内金15克,炒莱菔子10克。③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④胃中凉者,加干姜6克。⑤脾虚明显者,加党参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