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胃不和证
【表 现】 胃脘痞胀,甚则胀及胸胁,嗳气频频,食后尤甚,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
【治 法】 疏肝和胃。
【处 方1】 四逆散(《伤寒论》)合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枳壳10克 香附10克
延胡索10克 党参15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脾气素虚,邪入少阴,抑遏阳气,致阳郁不伸。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中柴胡透邪升阳舒郁,白芍益阴养血,枳壳、香附行气宽中,延胡索行气活血,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
【加 减】 ①便秘者,以枳实易枳壳,加槟榔9克,大黄(后下)6克。②腹胀痛者,加白芍15 克,川楝子9 克。③气滞腹胀者,加大腹皮12 克,厚朴10 克。④嗳气者,加半夏9克。
【处 方2】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柴胡10克 陈皮9克 香附10克 炒枳壳15克
川芎9克 青皮10克 郁金10克 炒白芍15克
香橼10克 炒白术15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疏肝理气。方中柴胡、香附、青皮、郁金、香橼疏肝理气,陈皮、炒枳壳行气宽中,川芎活血行气,炒白芍养血柔肝,炒白术健脾益气,“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也,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 减】 ①气郁较重者,加川楝子9克。②胃气壅滞胃胀者,加苏梗10克。③情志不遂,烦躁不眠者,加合欢皮30克,炒酸枣仁30克。
【处 方3】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川楝子6克 青皮10克 佛手10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 本方主要疏肝健脾。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川楝子、青皮、佛手疏肝理气;炙甘草和中调药。
【加 减】 ①肝气郁结者,加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芎9克。②气郁化火口苦者,加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③嗳气者,加旋覆花(包煎)30克,代赭石(先煎)10克。④有血瘀而胃痛明显,舌暗者,加三七粉(冲服)6克,延胡索10克。
【处 方4】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香附10克 苏梗10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
柴胡10克 青皮10克 香橼10克 佛手10克
【方 解】 本方主要理气和胃。香附、青皮、香橼、佛手疏肝理气,柴胡疏肝解郁,陈皮、苏梗理气宽中,甘草调和诸药。
【加 减】 ①两胁胀痛者,加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②嗳气频者,加旋覆花(包煎)30克,代赭石(先煎)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