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胃肠热结证

2.胃肠热结证

【表 现】 腹痛剧烈,由上腹至脐腹部,甚者从心下至少腹满痛不可近,有痞满燥实坚征象,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口干渴,尿短赤,日晡潮热,舌红,苔黄厚腻或燥,脉洪数或弦数。

【治 法】 清热通腑攻下。

【处 方1】 大承气汤(《伤寒论》)加减。

生大黄(后下)9克  厚朴20克  枳实15克  芒硝(冲服)9克

栀子12克  延胡索15克

【方 解】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内阻,每致气滞不行,血流不畅,故以厚朴、枳实等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使积滞迅速得以外泄,其痛自已。栀子增强清热之功,元胡增强止痛之功。

【加 减】 ①痞满燥结,大便秘结不通者,可同时用大承气汤灌肠。②热甚者,加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或重用大黄12克。③阴伤者,加生地黄20克。④腹胀甚者,加槟榔15克,莱菔子10克。⑤呕吐甚者,加姜竹茹10克。

【处 方2】 泻心汤(《金匮要略》)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

生大黄(后下)9克  黄芩15克  黄连10克  枳实15克

玄参15克  生地黄15克  麦冬10克

【方 解】 方中大黄、黄芩、黄连苦寒泄热通便;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使积滞迅速得以外泄。玄参、生地黄麦冬增强养阴清热通腑之功。

【加 减】 ①痞满燥结,可同时用大承气汤灌肠。②热甚者,加栀子10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或重用大黄12 克。③腹胀甚,加厚朴10克,槟榔10克,莱菔子15克。④呕吐甚者,加竹茹10克,连翘15克。

【处 方3】 清胃泻火汤(《寿世保元》)加减。

黄芩15克  黄连6克  栀子10克  黄柏12克

连翘15克  葛根15克  玄参15克  升麻15克

生地黄15克  甘草3克  枳实15克  生槟榔15克

【方 解】 方中黄芩、黄连、栀子、黄柏、连翘苦寒泄热;枳实、槟榔等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使积滞迅速得以外泄;葛根、升麻升津清热;玄参、生地黄养阴清热;甘草和药解毒。

【加 减】 ①痞满燥结者,可同时用大承气汤灌肠。②热甚者,加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或加大黄(后下)12克。③呕吐甚者,加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

【处 方4】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大黄甘草汤(《金匮要略》)加减。

金银花20克  野菊花15克  蒲公英30克  天葵子15克

紫花地丁15克  生大黄(后下)12克  生甘草3克  枳实15克

【方 解】 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天葵子、紫花地丁、甘草清热解毒;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使积滞得以外泄,其痛自已。

【加 减】 ①痞满燥实,大便秘结者,可同时用大承气汤灌肠。②热甚阴伤者,加生地黄20克,玄参15克。③腹胀甚者,加枳实10克,槟榔10克,莱菔子10克。④呕吐甚者,加竹茹10克,姜半夏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