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血虚便秘
【表 现】 大便干结,头晕心悸,夜寐不宁,面色萎黄,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 法】 养血润燥。
【处 方1】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加减。
生地黄15克 火麻仁30克 桃仁10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 麦冬10克 枳实10克 黄芪20克
白芍30克
【方 解】 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方中生地黄、当归、麦冬、白芍滋阴养血,与麻仁、桃仁同用,兼能润燥通便;黄芪益气,与当归合用,双补气血;川芎活血以防血虚之涩;枳实理气下行,加强通导大便之力。
【加 减】 ①因血少而致阴虚内热,出现烦热、口干、舌红少津,加玄参15克,知母10克。②腹胀脘痞明显者,加厚朴10克。③大便干结如球者,加玄参15克,肉苁蓉30克。
【处 方2】 益血润肠丸(《证治准绳》)加减。
熟地黄30克 桃仁10克 火麻仁30克 炒枳壳15克
橘红10克 阿胶(烊化)10克 肉苁蓉30克 苏子10克
黄芪15克 当归10克
【方 解】 本方滋阴养血、润燥通便,主治阴亏血虚,大便干结不通。方中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肉苁蓉、阿胶、当归滋阴养血,与桃仁、麻仁合用,加强润燥通便之力;黄芪配伍当归,补益气血;枳壳、橘红理气下行;苏子开宣肺气,辅助通便。
【加 减】 ①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0克,槟榔10克。②脾虚甚者,加白术15克,党参15克。
【处 方3】 六成汤(《温疫论》)加减。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生地黄15克 天冬10克
麦冬10克 火麻仁30克 枳壳10克
【方 解】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生地黄、天冬、麦冬滋阴补肾养血,辅助通便;火麻仁润肠通便;枳壳理气,增强通便之力,并合诸药补而不滞。
【加 减】 ①脾虚者,加白术30克。②大便燥结者,加杏仁9克,桃仁10克。
【处 方4】 辛润汤(《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槟榔6克 升麻6克 熟地黄15克 生地黄15克
炙甘草6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桃仁10克
【方 解】 本方重在行气活血,润肠通便。方中以槟榔、升麻为君药,槟榔降气除痞满,升麻升清而降浊阴,一升一降,畅通气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润燥为臣;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为佐药;甘草和药为使。全方在辛味药“辛走气”功效的带动下,使血、津液得以正常地输布、排泄,从而达到畅气机,润肠燥,治便秘的目的。
【加 减】 阴虚内热者,加玄参15克,麦冬10克。
【处 方5】 润燥汤(《兰室秘藏》)加减。
生地黄15克 升麻6克 熟地黄15克 当归10克
生甘草6克 大黄3克 桃仁10克 火麻仁30克
红花10克
【方 解】 本方主要养血润肠。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润燥,升麻升清而降浊阴,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行血,大黄破积滞,行瘀血,火麻仁润燥通便,甘草调和诸药。
【加 减】 ①脘腹痞满者,加槟榔10克。②阴虚内热者,加玄参15克,麦冬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