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肝胃不和证

3.肝胃不和证

【表 现】 胃部胀满或疼痛,痞塞不舒,纳少泛恶,心烦易怒,两胁作胀,善太息,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处 方1】 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柴胡10克  半夏6克  白芍12克  枳壳12克

香附9克  川芎10克  甘草6克

【方 解】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疏泄至肝气郁结,肝经不利则胃胀伴痞塞不舒,两胁作胀,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二药合用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半夏、枳壳理气化湿;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和胃止痛之功。

【加 减】 ①胃痛者,加元胡10克。②胸脘满闷甚者,加厚朴9 克,槟榔9克。③气郁化火,口苦心烦轻者,加栀子9克,黄芩10 克。④痰多者,加陈皮10克,茯苓15克。

【处 方2】 越鞠丸(《丹溪心法》)加减。

香附10克  川芎10克  苍术15克  神曲10克

栀子10克  白术15克

【方 解】 肝脾气机郁滞,气滞则肝气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气滞,升降失常,运化不行,故见脘腹胀满,痞塞不舒,纳少泛恶,心烦易怒等症,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中以香附行气解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之功。苍术燥湿运脾;神曲消食导滞;气滞日久化火,以栀子清热泻火;白术健脾益胃。诸药合用,使气机流畅,诸郁得解,胃气得和。

【加 减】 ①苔腻湿甚者,加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②胸脘满闷甚者,加厚朴9克,槟榔9克。③气郁化火,口苦心烦者,加黄连6克,黄芩10克。④痰多者,加陈皮10克,茯苓15克。⑤胃痛者,加元胡10克。

【处 方3】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10克  香附10克  川芎10克  苍术15克

神曲10克  枳实10克  苏梗10克  陈皮10克

【方 解】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疏泄至肝气郁结,肝经不利则胃胀伴痞塞不舒,两胁作胀,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香附、川芎行气活血;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化滞;陈皮、枳实行气消痞;苏梗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功。

【加 减】 ①嗳气明显者,加茯苓15克,姜半夏9克。②胸脘满闷甚者,加厚朴9克,枳壳10克。③气郁化火,口苦心烦者,加黄连6克,栀子10克。

【处 方4】 自拟方。

柴胡10克  半夏6克  白芍15克  枳壳10克

香附10克  川芎10克  甘草6克  神曲10克

炒莱菔子10克

【方 解】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疏泄至肝气郁结,肝经不利则胃胀伴痞塞不舒,两胁作胀,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疏肝解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二药合用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半夏、枳壳理气化湿;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炒莱菔子、神曲消食和胃,共为佐药。甘草和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和胃止痛之功。

【加 减】 ①嗳气明显者,加茯苓15克,姜半夏9克,枇杷叶10克。②胸脘满闷甚者,加厚朴9克,枳壳10克。③气郁化火,口苦心烦者,加黄连6克,黄芩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