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少年在开始学习英语时已经能够比较好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汉语词汇和基本语法,具备了使用汉语进行听说和读写的能力。而英语是他们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目标语。在谈到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关系时,人们经常谈到的是“迁移”的问题。迁移本来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会对新知识或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20世纪50年代,语言教学研究吸纳了迁移理论,认为母语迁移会影响外语学习。迁移是外语学习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它指学习者利用已知的语言知识,去理解新的语言。这种现象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出现得最为频繁,因为学习者对英语的语法规则还不熟悉。此外,只有汉语可以依赖,汉语的内容就很容易被迁移到英语之中。若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正迁移。反之,如果母语对于目标语的学习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则被称为负迁移。在迁移现象的研究中,有三种主要的理论,包括对比分析假说、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对比分析学派认为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异会导致负迁移的发生。除了母语和目标语的异同之外,在考察语言的迁移问题时,还要考虑母语在什么阶段、在什么条件下影响目标语的学习。这里要提及两个重要的非语言因素对母语知识何时会干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环境,二是学习阶段。从学习阶段来看,在初学阶段,学习者由于缺乏足够的目标语知识,在表达中往往更多地依赖母语,因此这一阶段有可能较多地出现母语知识的负迁移。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迁移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次上。
(一)语音迁移
语音迁移是语言迁移中最为明显也是最为持久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很强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证据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外国口音。”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用四声辨别不同的意义。而在英语中,语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很容易给北方方言的学生造成特殊的语音语调的困难。第二,英语和汉语的音素体系差别较大,两种语言中几乎没有发音完全一样的音素。
(二)词汇迁移
初学英语的人很容易认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汉语词汇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单词。其实,一个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因为他们的语义场合不相吻合,呈现重叠、交叉和空缺等形式。初学英语的人往往会把汉语的搭配习惯错误地移植到英语之中,于是出现了许多不合乎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两种语言词汇意义的差异。除少量的科技术语、专有名词在两种语言中意义相当之外,其他词汇的含义在两种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都有可能导致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三)句法迁移
句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也就是传统所说的语法。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方面有一些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汉语是一种分析性语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的使用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英语和汉语的这种差异很容易导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产生疑惑,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讲,他们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使用英语时忘记词汇形态的变化。例如,名词的单复数、代词的主格与宾格形式、动词的时态变化等。其次,英语重形合,句子中的词语和分句之间常通过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来表达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则重意合,其意义和逻辑关系往往通过词语和分句的意义表达。受此影响,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常按照汉语的习惯只是简单地把一连串的单句罗列在一起,不用或者很少使用连词。另外,英语和汉语在静态和动态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迁移并非总是坏事。有的时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或者吻合的地方,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利用已有的汉语知识,促进英语的学习。例如,汉语中的形容词都位于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也同样如此,当学生学习了beautiful和flower两个词之后,就会很自然地说出“a beautiful flower”。
与汉语和英语的关系这一问题相关的还有语言的社会功能问题。一个民族的母语是其民族的特征之一,母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处理汉语和英语的关系方面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全社会重视英语教学的同时,绝不要忽视汉语的学习
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化正在成为新的时代特征。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其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当今,中国人学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学习英语者不计其数。从幼儿园一直到高校,英语教育都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四、六级考试等国内外各个层次的英语考试也为英语学习的热潮推波助澜。另外,为了满足人们英语学习的需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学习用书、音像制品和软件也应运而生。这对于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具有深远意义。不重视英语是错误的,但因为重视英语而忽视了对自己母语的学习也同样是不正确的。
2.克服负向迁移,促进正向迁移
在对待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关系方面,有两种截然相反且都不可取的态度。一种是依靠汉语来教授英语,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使学生大量地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才能获得。而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就必须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汉语是他们的母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汉语进行比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采用汉语,学生就会很难摆脱对汉语的依赖,养成一种以汉语作“中介”的不良习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中会不断地把听到的、读到的以及要表达的英语先转换成汉语,这样就很难流利地使用英语,也不可能写出或讲出地道的英语。另外一种是完全摆脱汉语,全部用英语教学,这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也是不可取的。英语课堂上使用汉语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汉语作为教学手段,使用方便,易于理解,但是汉语利用不能过度。在解释某些意义抽象的单词或复杂的句子时,如果没有已经学过的词汇可以利用,可以使用汉语进行解释,另外也可以对发音要领、语法等难以用英语解释的内容使用汉语进行简要的说明。②利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比较,可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某些内容为英语所特有,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适当增加练习量。对于两种语言中相似但是又不相同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干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