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语言和学习语言的规律
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有声的语言,它有自己的读音、书写形式和意义。人们借助词语的音或形表达意义、交流想法。在交流过程中,通过听和读来获取信息,通过说和写来传递信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若缺少任何一种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
纵观现代外语教学法各主要学派,如“直接法”“听说法”“自觉实践法”“交际法”等,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口语训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法翻译法”是历史最悠久的外语教学法,但它因忽视口语训练和语言习惯的养成,过分强调语法分析和翻译理解而受到人们普遍的指责。口语训练应贯穿在外语学习之中,这样才有可能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促进语言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学习外语要重实践,但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我们倾向于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课来传授,把课文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点,对语法、短语、词汇等进行举例讲解,以扫清语言障碍,确保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现代外语教学法认为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同等重要,学到有关语言结构和词汇知识应落实于语言实践。只有依靠大量语言实践,特别是口语实践才能彻底理解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形成语言习惯。加强口语训练是改变考前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脱节现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有助于培养语感,形成外语思维
精通外语的人,一接触外语就能立即领会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概念或事物,同时几乎不假思索就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主要是由于外语语感和外语思维在起作用。语感使人们不用有意识地考虑语法和词形变化等语言特点,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地运用语言。理性分析,学习记忆语法书上的规则和词语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语感的形成。但仅仅依靠知识本身永远不能形成语感,没有语言实践,它们依然只是些纯词语的、理论的或抽象的知识。口语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经过大量的口语实践才有可能形成迅速听懂词语意义的能力,以及选择恰当词语口头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思维通常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人们在思维的时候要依靠某种体系的语言材料。思维活动产生的思想也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习惯用法以及词语所概括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方面的差异,这两种语言的思维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口语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用外语思维交流的习惯,外语思维和语感是用外语流利表达思想内容的先决条件。
(四)促进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外语教学中,“说”不仅是教学目的之一,其也是促进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口语中的听和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通过说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话语的重音、节奏、速度、语气、语调、停顿等所携带的信息,掌握不完全爆破、失去爆破、重读、弱读、连读等发音要领,这必然会增强辨音能力,促进听力技能的提高。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侧重于书面语。学生所见到的绝大部分语句结构完整规范,定语、状语、表语从句比较多,句子较长,和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口头语言有一定的区别。在当今时代,口语表达内容日趋复杂。在许多场合,如学术讨论、谈判、演讲、向上级汇报工作、求职面试等,经常用到大量近似书面语的结构和词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语应该也必须与书面语教学结合起来。口语训练对写作能力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人们在口语交流中通常运用自己熟练掌握的词语结构,这些结构也是他们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要素。写作时,这些词语结构会首先从脑海里涌现出来,经过加工整理后成文。因此,用比较规范的话语进行口语训练会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