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学习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任务型学习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任务型学习法的出现,为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任务型学习法的中心思想是在做中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的过程。任务型学习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即任务前、任务周期和任务后。

(一)任务前

任务前是任务型学习法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任务,并且尽量使任务的安排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任务制定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解读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要给学生提供与这次任务相关的一些语言资源,如词汇、语法、固定句式等,保证学生手里有充足的资料,为后续任务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外国就餐文化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外国文化或者外国餐桌礼仪的背景知识,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也上去了。

(二)任务周期

任务周期就是指任务的实施过程,该阶段通常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均衡地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小组内成员相互配合、互帮互助来进行练习,从而完成任务。

在完成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教师要请全部小组或者随机抽取几组上台表演,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尽可能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口语应用能力。以饭店点餐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讲台做餐桌、事先自制菜单、创设情境、请小组同学在场景中真实演绎点餐过程。这样一来,学生便可自然地运用口语来进行交流,不会觉得尴尬难为情,并且演示过程中情感到位。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不同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观摩、吸取长处、弥补不足,有利于提高全体同学的口语水平。

(三)任务后

任务后阶段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上述任务实施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当然,该阶段也不例外。在演示任务完成后,教师不必急着提出意见,可以先让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点评、交换意见。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束以后,教师再总结发言,指出任务进行过程中学生发音、语法或是固定搭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同时,教师在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点到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对口语运用的信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口语作业来练习学生的口语,并且在口语成绩考核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弱化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